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
(60篇课文详解)
笔记依据教材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笔记依据目录
*第一课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第二课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第三课秋水(节选)《庄子》
第四课大同
*第五课谏逐客书
第六课陈情表
*第七课五代史伶官传序
第八课答司马谏议书
*第九课论毅力-梁启超
*第十课灯下漫笔
第十一课谈时间
*第十二课论快乐
第十三课选择与安排
第十四课论学问
*第十五课郑伯克段于鄢
第十六课冯谖客孟尝君
*第十七课李将军列传
*第十八课张中丞传后叙
*第十九课种树郭橐驼传
第二十课报刘一丈书
第二十一课马伶传
第二十二课往事(一之十四)
第二十三课背影
第二十四课故都的秋
*第二十五课香市
*第二十六课爱尔克的灯光
第二十七课箱子岩
*第二十八氓
第二十九课国殇
*第三十课陌上桑
*第三十一课短歌行(其一)
*第三十二课饮酒(其五)
第三十三课从军行(其四)
*第三十四课山居秋暝
*第三十五课行路难
*第三十六课蜀相
第三十七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三十八课杜陵叟
第三十九课无题
*第四十课关山月
*第四十一炉中煤
*第四十二课发现
第四十三课再别康桥
*第四十四课我爱这土地
第四十五课门槛
*第四十六虞美人
第四十七课八声甘州
*第四十八课水调歌头
第四十九课声声慢
*第五十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第五十一课天净沙?秋思
*第五十二课前赤壁赋
*第五十三课宝玉挨打
*第五十四课风波
*第五十五课断魂枪
*第五十六课米龙老爹
第五十七课苦恼
*第五十八课麦琪的礼物
第五十九课长亭送别
第六十课日出
(上列篇目中带*号者为精读篇目35篇)
※第一课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一、选择题
1.先秦时期一部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论语》B.《孟子》C.《庄子》D.《荀子》
2.“祸起萧墙”这个成语的出处是()。
A.《孟子》B.《论语》C.《韩非子》D.《庄子》
二、词语解释题
1.不患寡而患不均。患:担心,害怕
2.是社稷之臣也。是:这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陈列,施展就:居,担任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痛恨,厌恶辞:托词,借口
5.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修:讲究,完善
6.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相:辅佐
三、翻译题
1.无乃尔是过与:难道不要责备你们吗?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能够施展才力的,就接受这个职务,不能施展才力的,就该辞职让位。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盲人站立不稳不能去扶持,摔倒了又不能把他扶起来,那么还要用护理人干什么呢?
4.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如果远方之人不归顺,就应该完善文教德化而使他们归顺
5.既来之,则安之:在使他们来归之后,就要使他们安顿下来
四、简答题
1.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是什么?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有三:一是“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颛臾一向受到先王的礼遇,因而不可伐;二是“在邦域之中”,对鲁国不构成威胁,因而不必伐;三是“是社稷之臣”,臣不叛君,不可随意攻伐。
2.本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政治主张?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3.这篇文章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展开议论的?对话
4.这篇文章采取了哪种驳论方式?反驳论据的方式
五、分析题
1.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孔子这段议论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发的?针对冉有推卸责任的观点。
(2)引用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表达了孔子什么观点?周任的话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论据?孔子认为,作为家臣,冉有、季路理应尽职尽责,否则,就应主动引退。这是理论论据。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寓意是什么?从这里可以引申出一个怎样的成语?
一是表明季氏的胡作非为必将造成严重后果,二是批评冉有季路的失职。从中可引申出成语“开柙出虎”。
(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引用、呼告、比喻、反诘
2.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季氏将伐颛臾》是一篇立论文章还是驳论文章?驳论。
(2)这段文字是立论还是驳论?立论
(3)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驳中有立,驳立结合。
※第二课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一、选择题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倡导的是()。
A.无为而治B.民贵君轻C.王道仁政D.称霸天下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
3.“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成语出自()。
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