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国际金融体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第十三章 国际金融体系
第一节 国际金融体系概述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
第四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国际金融体系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1. 国际金融体系的含义
国际金融体系(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是指世界各国共同或有组织地对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汇率决定及其变动、汇率制度及其选择、国际储备及其构成等这些问题所作出的安排或决定,即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采用的一系列安排和惯例,以及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一套规则和机构。
2
3
2.国际金融体系的内容框架
国际汇率制度的确定,即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比价的确定;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包括储备资产的数量及构成;
国际货币合作的形式与机构;
国际金融市场与资本流动。
4
从货币本位的角度出发,国际货币体系可分为三类:
纯粹商品本位,如金本位;
混合本位,如金汇兑本位;
纯粹信用本位,如不兑换纸币本位。
5
二、国际金本位制(1816~1937年)
特征
1.黄金充当国际货币,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
2.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他们各自的含金量比决定,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度;
3.松散、无组织的体系。
6
缺陷
黄金供应和储备的有限性限制了货币供应,难以适应经济增长和科学技术革命的需要;
牺牲国内经济,国内矛盾上升;
金本位制实行的条件会因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困难和不平衡而被放弃;
金本位时期的价格波动与世界黄金产量波动直接相关。
7
金本位的崩溃
1、1914一战爆发
黄金禁运,纸币停止兑换黄金
严重的通胀,货币黄金可兑换性被禁止
1915~1922,世界黄金生产下降了1/3
2、战后初期
1922年,经济与金融会议,“节约黄金”
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
3、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1931年国际金融危机
抵御危机袭击
1931年,英国放弃金本位制
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朗集团
8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1973年)
1944年7月,44个同盟国家的300多位代表出席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布雷顿森林郡(Bretton Woods)召开的国际金融会议,商讨重建国际货币秩序。在这次会议上产生的国际货币制度因此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9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
2、实行固定汇率制
3、IMF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
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
4、逐步废除外汇管制,取消歧视性的货币措施
5、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
10
一固定
双挂钩
上下限
政府干预
允许调整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11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兑日元汇率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美元
兑日元
360.00
361.05
361.05
361.05
360.80
360.80
360.80
360.80
360.80
360.80
359.80
年份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美元
兑日元
359.60
361.80
359.60
362.40
358.80
361.40
362.90
362.20
358.15
358.05
357.9
12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消除了战前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混乱的国际货币秩序,为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度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13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特里芬难题”(Triffen Dilemma)
如果美国满足美元储备需求的增长,制度不可避免地要崩溃,如果拒绝满足美元储备需求的增长,世界经济将陷入通货紧缩。
14
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简要历程
(1)IMF协定于1947年正式生效,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运行;
(2)从1948—至1952年,美国开始了著名的马歇尔援助计划;1948年西欧国家建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来管理援助资金,这个组织后来发展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3)1959年1月,主要西欧国家取消外汇管制,货币开始实现与美元的自由兑换;
15
(4)在整个60年代,美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使美元兑换黄金的基础不断削弱;
(5)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美元与黄金的官方平价兑换一终止,实际上等于废除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6)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16
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
浮动汇率合法化;
黄金非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