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A卷(选修 模块5)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小题,每小题2分;11~20小题,每小题3分)
1. 常温常压下,下列化合物以气态形式存在的是
A. 乙烷 B. 乙醇 C. 乙酸 D. 苯酚
2. 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是
A. 苯 B. 水 C. 乙醇 D. 乙酸
3.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塑料 B. 油脂 C. 纤维素 D. 合成橡胶
4.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羟基的电子式 B. 醛基的结构简式—COH
C. 1-丁烯的键线式 D.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5. 下列关于甘氨酸(H2N-CH2-COOH)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酸性,没有碱性 B. 只有碱性,没有酸性
C. 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D. 既没有酸性,又没有碱性
6. 聚四氟乙烯()是不粘锅涂覆物质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聚四氟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单体是CF2=CF2
C. 可由加聚反应得到 D. 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7. 下列有机物中,易溶于水的是[来源:Z,xx,k.Com]
A. 乙酸 B. 溴乙烷 C. 四氯化碳 D. 乙酸乙酯
8. 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羧酸的是
A. 乙二酸 B. 苯甲酸 C. 石炭酸 D. 硬脂酸
9. 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B.
C.
D.
10. 下列物质中,属于乙醇同系物的是
11. 下列物质①乙烷 ②丙烷 ③乙醇,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蛋白质遇硫酸钠溶液变性
B.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 涤纶、锦纶、蚕丝都属于合成纤维
D. 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3.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制乙烯时,为防止暴沸,应加入沸石
B. 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NaOH溶液清洗
C. 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作用,可以有效控制产生乙炔的速率
D. 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制得银氨溶液
14. 下列醇类物质中,能被氧化成醛的是
15. 下列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乙醇与浓氢溴酸反应
B.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C. 苯酚钠中通入二氧化碳
D. 蔗糖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
16. 用下图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图1 分离乙醇和乙酸 B. 图2 除去乙炔中的乙烯
C. 图3 除去溴苯中的溴单质 D. 图4 除去工业酒精中的甲醇
17. 下列烃中经催化加氢,不能得到2-甲基丁烷的是
A. 2-甲基-1-丁烯 B. 2-甲基-2-丁烯 C. 3-甲基-1-丁炔 D. 3,3-二甲基-1-丁炔[来源:学_科_网]
18. 油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2)7CH=CH(CH2)7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油酸的分子式为C18H33O2 B. 油酸是乙酸的同系物
C. 油酸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 1mol油酸最多可与1mol甘油酯化
19.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 制溴苯 B 乙醇与重铬酸钾(K2Cr2O7)酸性溶液混合 验证乙醇具有还原性 C 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新制备的Cu(OH)2,加热 证明蔗糖水解后产生葡萄糖 D 向纯碱中滴加醋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浓溶液 证明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20. 某同学设计了由乙醇合成乙二醇的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B. 步骤①的反应类型是水解反应
C. 步骤②需要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反应
D. 等物质的量的乙醇、X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同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21. (4分)有机物具有广泛的用途。现有下列有机物:①乙烯 ②1,3-丁二烯 ③甲醛 ④油脂。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1)能用于制备肥皂的是____________;
(2)能用于制备聚乙烯塑料的是____________;
(3)能用于制备顺丁橡胶的是____________;
(4)能用于制备酚醛树脂的是____________。
22. (6分)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