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节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授课日期
(星 期) 24/10(三) 班 级 地质113 序 次 15 课 题:节理及其分类
教学目的: 1
掌握本节课讲述的内容及重点和难点。
重 点:
节理分类
难 点:
张剪节理主要特征
基本能力:
会根据特征区分张剪节理。
课的类型:
考试课
教 具:
多媒体微机系统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人数,填写教师日志。
二.复习与导入
1.复习
褶皱构造的研究意义:
褶皱构造对找矿、工程及水利建设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根据褶褶皱构造对找矿、工程及水利建设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根据褶皱两翼对称重复的规律,在褶皱的一侧发现沉积型矿层时,可预测在另一侧也可能有相应的矿层存在;石油常储存在背斜的核部。除此以外,背斜核部的岩层常常较为破碎,如果水库位于此就易于漏水,工程建设须避开这种构造部位。
2.导入新课
以前,咱们学习了层理,褶皱等构造,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另外一种构造:节理。
三.新授课
(一)节理定义及研究意义
1、概念:
节理是沿破裂面两侧无明显位移的断裂。
2、节理的研究意义
①工程地质方面 ②水文地质方面
③石油勘探方面 ④热液矿床形成
⑤构造地质方面
节理分类
1、按成因分类
(1)原生节理:成岩过程中形成,如:泥裂、玄武岩中的柱状节理、侵入岩中的原生节理。
(2)次生节理:成岩后产生的
a.?构造节理:与构造变形有关,分布广,影响大,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b. 非构造节理:如人工节理、温差节理、卸载节理;分布窄,影响小。
2、据节理与相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
(a) 走向节理
(b) 倾向节理
(c) 斜向节理
(d) 顺层节理
3、据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关系,分为三类:
(a) 纵节理
(b) 斜节理
(c) 横节理
根据节理的力学性质:
(1)剪节理
(2)张节理
张节理和剪节理的主要特征
1、张节理
(1) 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单条节理短而曲折
(2) 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
(3) 多开口,常被矿脉充填,脉宽变化大,脉壁不平直,锯齿状,上宽下窄;
(4) 砾岩或砂砾岩中发育的张节理常绕过砾石;如切断,也多不平直;
(5)拉伸作用作用下形成的张节理呈线平行排列;追踪“X”型剪节理发育成追踪张节理(雁列式张节理);
(6)尾端多成树枝状,多级分叉和杏仁状结环
剪节理
(1) 产状稳定,沿走向和倾向延伸较远;
(2)节理面平直光滑,两侧岩相可有少量相对位移,可见擦痕;
(3)发育在砾岩或砂砾岩中的剪节理,一般会切穿砾岩中的砾石;
(4)只有一组节理发育,成平行延伸.等距排列。密度较大,间距比较均匀;由压应力诱导产生的剪节理,常见X型共轭出现,将岩石切成菱形块;
(5)主剪裂由羽状微裂面组成;
(6)尾端呈折尾、菱形结环、分叉。
节理组和节理系
一次构造活动中形成的节理一般是有规律的,并且是成群产出的,构成一定的组合形式,即节理组和节理系。
1、节理组
成因相同,产状基本一致的一群节理。
2、节理系
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成因的节理组,称之节理系。如:X型共轭节理系、放射状或同心状节理系。
层时,可预测在另一侧也可能有相应的矿层存在;石油常储存在背斜的核部。除此以外,背斜核部的岩层常常较为破碎,如果水库位于此就易于漏水,工程建设须避开这种构造部位。
四.课堂小结
1、节理的定义及研究意义
2、节理的分类
3、张节理和剪节理的主要特征
五.布置作业
张节理和剪节理在主要特征上有哪些区别? 点名2’
(提问法+讨论法)
简述本节课所讲内容
+(讲授法+举例法)5’
详细讲述本节课内
容及其实际意义 45’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学习方法28’
+(讲授法+谈论法)
对几种褶皱形成作
用方式进行对比。
(讨论法)
(讨论法)9’
说明:
1、以演示法总结本次课共性问题。
2、由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次课的主要知识点、学生提问或老师提问学生思考,师生互动,巩固知识。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