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讲稿-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T 261—2011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性能要求 5 设计与施工 6 内保温系统构造和技术要求 6.1 复合板内保温系统 6.2 有机保温板内保温系统 6.3 无机保温板内保温系统 6.4 保温砂浆内保温系统 6.5 喷涂硬泡聚氨酯内保温系统 6.6 玻璃棉、岩棉、喷涂硬泡聚氨酯龙骨固定内保温系统 7 工程验收 本规程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为规范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以混凝土或砌块为基层墙体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居住建筑外墙内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外墙内保温工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强制性标准规定。 1.0.3 符合国家现行强制性标准规定 国家现行强制性标准涉及: 建筑防火 建筑工程抗震 建筑结构设计 2 术语 2.0.1 外墙内保温系统 主要有保温层和防护层组成,用于外墙内表面起保温作用的系统,简称内保温系统。 2.0.2 外墙内保温工程 内保温系统通过设计、施工或安装,固定在外墙内表面上形成保温构造,简称内保温工程。 2.0.3 基层墙体 内保温系统所依附的外墙。 2.0.4 内保温复合墙体 由基层墙体和内保温系统组合而成。 2.0.5 保温层 由保温材料组成,在内保温系统中起保温作用的构造层。 2.0.6 抹面层 抹在保温层上,中间夹有增强网,保护保温层并起防裂、防水和抗冲击作用的构造层。 2.0.7 饰面层 内保温系统外装饰层。 2.0.8 防护层 抹面层(或面板)和饰面层的总称。 2.0.9 隔汽层 阻隔水蒸气渗透的构造层。 2.0.10 内保温复合板 保温材料单侧复合无机面层,在工厂预制成型,具有保温、隔热和防护功能的板状制品,简称复合板。 2.0.11 无机保温板 以无机轻骨料或发泡水泥、泡沫玻璃为保温材料,在工厂预制成型的保温板。 2.0.12 保温砂浆 以无机轻骨料或聚苯颗粒为保温材料,无机、有机胶凝材料为胶结料,并掺加一定的功能性添加剂而制成的建筑砂浆。 2.0.13 界面砂浆 用以改善基层或保温层表面粘结性能的聚合物砂浆。 2.0.13 胶结剂 用于保温板与基层墙体粘接的石膏类胶粘剂。 2.0.15 粘接石膏 用于保温板与基层墙体粘接的石膏类胶粘剂。 2.0.16 抹面胶浆 由高分子聚合物、水泥、砂为主要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变形能力和良好胶结性能的聚合物水泥砂浆。 3 基本规定 3.0.1 外墙内保温工程应能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或空鼓。 3.0.2 内保温工程各组成部分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有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应具有腐蚀性。在可能受到生物侵害时,内保温工程应具有防生物侵害性能;所有组成材料应复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相关规定。 3.0.3 内保温工程应防止火灾危害。 3.0.4 内保温工程应与基层墙体有可靠连接。 3.0.5 内保温工程用于厨房、卫生间等潮湿环境时,应具有防水渗透性能。 3.0.6 内保温复合墙体的保温、隔热和防潮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和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3.0.7 内保温工程有关数据的判定,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8170中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 4 性能要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