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W型温拌沥青混合料试验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温拌沥青混合料试验报告
“温拌沥青的推广应用研究”课题组
二〇一二年五月
“温拌沥青的推广应用研究”课题组对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提供的LKW-I型(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和LKW-II型(用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温拌剂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试验项目包括: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马歇尔稳定度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LKW-I型和LKW-II型温拌沥青混合料最佳成型温度,并推荐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1 热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LAC20)配合比设计
1.1 原材料
试验用粗、细集料及矿粉均为石灰岩质材料,沥青胶结料采用宝利福SBS改性沥青,试验用原材料各项指标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B21/T1402—2006)中要求,原材料测试结果见表1~表4。
表1 矿料筛分结果
矿料规格
(mm) 通过下列筛孔(mm)的百分率(%)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19~26.5 100 99.0 13.4 0.8 0 0 0 0 0 0 0 0 0 16~19 100.0 90.3 14.5 3.9 0 0 0 0 0 0 0 0 13.2~16 100.0 94.1 14.3 0.6 0 0 0 0 0 0 0 9.5~13.2 100.0 98.2 13.5 0.5 0.5 0.5 0.5 0.5 0.5 0.5 4.75~9.5 100.0 93.0 10.3 1.1 0.4 0.4 0.4 0.4 0.4 2.36~4.75 100.0 95.0 7.0 3.6 2.0 1.7 1.5 1.3 1.18~2.36 100.0 89.8 9.0 3.6 3.0 2.8 2.7 1.18 100.0 83.0 54.2 30.1 20.4 9.1 矿 粉 100.0 95.0 90.0 水 泥 100.0 95.0 表2 矿料密度测试结果
项 目 矿料规格(mm) 19~26.5 16~19 13.2~16 9.5~13.2 4.75~9.5 2.36~4.75 1.18~2.36 1.18 矿粉 水泥 表观相对密度 2.747 2.749 2.752 2.761 2.752 2.746 2.718 2.701 2.716 3.14 毛体积相对密度 2.734 2.730 2.730 2.727 2.722 2.697 2.650 2.625 2.716 3.14 吸水率 0.46 0.71 0.80 1.27 0.99 1.80 1.50 1.70 — — 表3 细集料试验结果
细集料规格 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
(%) 砂当量
(%) 亚甲蓝值
(g/kg) 棱角性
(s) 1.18~2.36mm 0.4 83 0.5 59.4 1.18mm 2.3 68 0.4 43.1 技术要求 ≯3 ≮60 ≯25 ≮30 表4 SBS改性沥青试验结果
试验项目 测试结果 技术要求 针入度(25℃,100g,5s) ( 0.1mm) 79 ≥50 延度(5℃,5cm/min) (cm) 54.7 ≥45 软化点(环球法) (℃) 84 ≥70 运动粘度(135℃) (Pa·s) 0.755 ≤3 密度(15℃) (g/m3) 1.01 实测 溶解度(三氯乙烯) (%) 99.7 ≥99 弹性恢复(25℃) (%) 95.4 ≥85 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 (℃) 1.6 ≤2.5 1.2 级配的选择
LAC20试拌级配见表5,初始沥青用量体积指标见表6。
表5 试拌级配结果
合成
级配 通过下列筛孔(mm)的百分率(%) 31.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级配1 100 96 89.4 74.3 54.9 37 24.1 17 14.6 11 8.8 5.4 级配2 100 96 90.9 70.2 56.1 37.1 24.2 16.3 14 10.6 8.8 4.9 级配3 100 96.1 91.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