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0章土壤养分循环[CompatibilityMode][Repaired].ppt

发布:2017-04-15约3.2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 Soil Nutrient Cycling 土壤养分循环 10.1 Nitrogen cycling in soils 土壤氮素循环 10.2 Phosphorous and sulfur cycling in soils 土壤磷和硫的循环 10.3 Potassium, calcium and magnesium cycling in soils 土壤中的钾钙镁 10.4 Micro-element cycling in soils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循环 10.5 Soil nutrient balance and its availability 土壤养分平衡及有效性 ;生物从土壤吸收无机养分——生物残体归还土壤形成有机质——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释放无机养分——养分再次被生物吸收。   ;? 有效养分-能够直接或经过转化被植物吸收利用的 土壤养分;氮素是重要生命元素, “肥料三要素”之首。;Sources of nitrogen in soils 土壤氮素来源;; Transformation of nitrogen in soils 土壤中氮的转化 有机氮的矿化(mineralization)——氨化过程(ammonification) 氨基化—复杂的含氮有机化合物降解为简单的氨基化合物。 氨化—简单的氨基化合物分解成氨(NH3/NH4+) 铵的硝化(nitrification) 2NH4++3O2 2NO2-+2H2O+4H+ 2NO2-+ O2 2NO3 - 无机态氮的生物固定(biological fixation or immobilization) 无机态氮 有机态氮化合物 ;Loss of nitrogen in soils 土壤氮的损失 淋洗损失(leaching loss) NH4+、NO3-易溶于水,带负电荷的胶体表面对NH4+为正吸附而保持于土壤中;对NO3-为负吸附(排斥作用),易被淋失。;土壤氮的调控 维持土壤氮素平衡 土壤氮以有机态氮为主,土壤有机质平衡是氮素平衡的基础。 有机态氮 矿质氮(NH4+、NO3-); Eh NH4+→NO2-(亚硝化过程) E0=0.345V NO2-→NO3- (硝化过程) E0=0.421V pH 硝化细菌比亚硝化细菌对pH反应敏感。 NO2-易在pH>7.3的碱性环境积累。;10.2.1 phosphorous cycling in soils P2O5%=P%×2.291 P% = P2O5% ×0.44 我国土壤全磷(P)含量一般为0.2~1.1g/kg,并有从南到北渐增的地域变化趋势。 溶解 吸附 矿物态 水溶态 吸附态 沉淀 解吸 ;;土壤磷的循环 ;耕地土壤中可溶性磷酸盐的转化 可溶性化学磷肥—主要是Ca(H2PO4)2,施入土壤后,很快转变为不溶性磷,称为磷的固定。;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的途径 酸性土壤施用石灰,调节其pH至6.5~6.8。 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磷的固定; Sources and content of sulfur in soils 土壤硫的来源及含量 主要来源:母质、灌溉水、大气沉降和施肥等。 矿质土壤含硫量一般在0.1~0.5g/kg之间,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 难溶态硫(FeS2、ZnS、等固态矿物态) 无机态硫 水溶性硫(土壤溶液中的SO42-,有时有S2-) 吸附态硫(胶体吸附SO42-与溶液SO42-平衡) 有机态硫 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