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心理现象与心理实质.ppt

发布:2017-05-20约1.1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护心理学 第二章 心理现象与心理实质 学习目标 1、什么是心理学和心理现象。 2、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3、心理实质。 4、脑科学的研究。 第一节:心理学与心理现象 1 第二节:心里的发生与发展 2 第三节:心理的实质 3 第四节:脑科学的研究 4 内容提要 第一节 心理学与心里现象 1 心理现象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方面。   认识过程(感知、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喜、怒、忧、思、悲、恐、惊等) 心 意志过程(有意识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调节和支 理 配自身的行动) 现 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观点、信念等) 象 人格 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第一节 心理学与心里现象 心理过程 是指人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第说,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范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人格(个性) 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第一节 心理学与心里现象 心理活动的整体性 2 1.心理过程方面 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并随之深化而发展;认识过程受到情感和意志的影响;情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着意志,意志又丰富着感情。 2.个性心理方面 个性倾向渗透于心理特点之中;人的个性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个性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个性积极地影响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带着个性色彩。 第二节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1 动物神经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是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心理是物质演化的结果 2 动物心理的发展 动物心理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感觉阶段;2.知觉阶段;3.思维萌芽阶段。 第二节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3 意识的起源与特征 4 1.概括性 “凡这样必那样”如凡是水都能灭火; 2.目的性 “要那样就这样”如要灭火就得用水; 3.主观能动性 即要客观事物服务于自己; 4.社会制约性 即根据社会地位所要求的方式来行动 1.遗传和环境 2.成熟和学习 个体心理的发展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 1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 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3 第三节 心理实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