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殡仪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

发布:2017-02-12约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殡仪馆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新建(迁建) 3.工程地点:**** 4.项目主管单位:****民政局 5.项目承办单位:****民政局 6.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7.项目实施期限:)《》主要研究内容 从调查分析发展现状入手,对预测分析,对的必要性及意义、项目建设条件、、、实施进度、组织机构、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等问题作了初步论证,对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评价。 主 要 技 术 经 济 指 标 一 览 表 表1-1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规划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 41280 2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3950 3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700 4 资金筹措 万元 1700 4.1 ****财政配套 万元 700 4.2 申请上级补助 万元 1000 5 财务指标 5.1 服务收入 万元 400 年均 5.2 地方政府补贴收入 万元 0 5.3 总成本费用 万元 89.8 年均 5.4 税金及附加 万元 11.6 年均 5.5 财务内部收益率 % 6.0 5.6 财务净现值(ic=6%) 万元 1.2 5.7 投资回收期 年 13.9 含建设期3年 四、主要问题与建议 1.问题 (1)项目品位定位有一定难度,尽管研发设计工作一经完成,其定位也就相应确定,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 (2)项目时间较紧,建设资金能否按时到位将直接影响项目实施进度。 2.建议 (1)在下阶段工作中应进一步优化、优选设计方案,节省投资。 (2)加快项目融资步伐,开辟多渠道融资途径,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殡仪馆是为全社会服务的窗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阵地。其功能是,使人们在殡仪活动中的悲伤得到慰藉、情感得以抒发、哀思有所寄托,倡导文明、健康、进步的殡仪活动,起到移风易俗和引导合理消费的作用,同时对集约、节约用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实现意义。 ****位于****中部。地处东经1°41'~1°14',北纬6°22'~6°45'。 南邻,西接,北与、、三区相连,东傍市,东南与、两县接壤。东西长公里,南北宽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街道办事处,个镇。全区出生人口人;。总人口为人死亡人口人殡仪馆是为全社会服务的一个部门,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的。殡仪馆在我国又是殡葬改革的载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阵地,起到移风易俗,升华人们的思想的作用,使整个丧葬过程成为文明、健康、进步的活动。的建设都要按着这个要求,使其达到应有的功能。推进和加快殡仪馆正规化建设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殡葬事业是独家经营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局面必然会被平等竞争、共同拥有的市场所打破,想占领和巩固这个市场就必须向人们提供满意的殡葬服务,而搞好殡仪馆的建设是做好服务的前提。加快殡仪馆的更新改造和正规化建设,是殡葬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是殡仪馆自我生存发展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需要。所以,争取时间加快殡仪馆的建设,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第三章 需求分析及服务规模与标准 一、需求分析 殡仪馆对象数量上的绝对增长性与相对稳定性统一。殡仪馆的对象是死亡人口,其绝对增长性体现在,根据我国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状况分析,21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老年人口和死亡人口达到相对的高峰期。相对稳定性体现在,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和自然灾害,人口的死亡数及其变化是有规可循的渐变过程,一般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这一特征为制定殡仪馆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内部经营战略和经营决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根据。汉族人口居多,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蒙古族,黎族,佤族,壮族,苗族,朝鲜族,锡伯族等,主要分布在洪山、昆仑、寨里、岭子、西河等镇。殡仪馆等级标准(试行)》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1.地理位置 ****位于****中部。地处东经117°41'~118°14',北纬36°22'~36°45'。****河流为山溪性河流,泉水出入较多,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及转化较为频繁,因此河道延续时间较长,水量较大境内自东向西有4 条过境河流皆属河水系,发源于山区北坡中低山区,由南向北经本区单独出境,汇入河。****位于盆地中部,其东侧、东南侧、西南侧为中低山区,局部为山间洼地及河谷地形,北部、西北部则逐渐过渡到低山、丘陵及平原。最高峰,位于东部,海拔923米, 最低点是北部,海拔48米。地形分为平原、丘陵、山区三类。其中平原面积93.175平方公里,地面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