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空玻璃隔计算.doc

发布:2017-01-07约2.4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空玻璃隔声 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量 设计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XXX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目录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 2 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概述 1 3 隔声计算基本定律 1 4 隔声量计算方法、公式的选择 1 5 本项目实际计算参数 2 6 玻璃构件隔声量计算 2 7 隔声性能总结说明: 2 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量计算书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GB/T50121-2005 《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18-2010 《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8485-2008 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概述 建筑围护结构构件的隔声,单指质量定律下空气声的隔绝。声音通过围护结构的传播,按传播规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振动直接撞击围护结构,并使其成为声源,通过维护结构的构件作为媒介介质使振动沿固体构件传播,称为固体传声、撞击声或结构声;另一种是空气中的声源发声以后激发周围的空气振动,以空气为媒质,形成声波,传播至构件并激发构件振动,使小部分声音等透射传播到另一个空间,此种传播方式也叫空气传声或空气声。而无论是固体传声还是空气传声,最后都通过空气这一媒质,传声入耳。门窗、幕墙等结构工程,需要计算的是空气声隔声,撞击声隔声是建筑结构楼板等构件产生的,因此,本计算书中计算的是前者。 隔声计算基本定律 声的源头是振动,20Hz的声音对人耳的感觉叫“听阈”,20Hz以下振动频率的声音叫“次声”,20000Hz的声音对人耳的感觉叫“痛阈”,20000Hz以上振动频率的声音叫“超声”,次声及超声人耳都感觉不到!在实际隔声研究中最常用的是六个倍频程,中心频率是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基本上代表了常用的声频范围! 维护结构构件的面密度越大,声频越高,构件的隔声量就越大,理论证实面密度增加一倍或噪声频率增加一倍,即提高一个频程,隔声量都会相应的增加6dB,这就是质量定律。 入射于构件的声频是客观的,欲被隔离的噪声,其频率的组成、各声频的声压级的大小,建筑师是无法变更的。所以实际计算主要是考虑面密度m,亦即:质量是决定构件隔声效果的主要因素。 隔声量计算方法、公式的选择 隔声量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其中有:1.公式计算法;2.图线判断法;3.平台做图法;4.隔声指数法;5.实测图表法。软件采用公式计算法进行计算,下面对这种方法进行一些介绍。 所有的理论计算公式由于都是在许多不同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计算值偏差普遍偏大,并不符合实际工程情况,无法直接应用在工程实际中,而在工程中一般采用成组的经验公式,对于幕墙、门窗等外维护结构我们使用国际、国内众多声学专家推荐并普遍采用的公式进行计算,相关公式汇总如下: (1):计算单层构件时采用: R=13.5lgm+13 (公式一) 上面公式中: R:单层玻璃的隔声量; m:构件的面密度; (2):计算中空或夹层构件时采用: R=13.5lg(m1+m2)+13+ΔR1 (公式二) 上面公式中: R:双层玻璃结构的隔声量; m1,m2:组成构件的面密度; ΔR1:双层构件中间层的附加隔声量: 对于PVB膜,当膜厚为0.38时取4dB; 当膜厚为0.76时取5.5dB; 当膜厚为1.14时取6dB; 当膜厚为1.52时取7dB; 对空气层,按“瑞典技术大学”试验测定参数曲线选取,在空气层为100mm以下时,附加隔声量近似等于空气层厚度的0.1; (3):计算中空+夹层构件时采用: R=13.5lg(m1+m2+m3)+13+ΔR1+ΔR2 (公式三) 上面公式中: ΔR1:构件空气层的附加隔声量; ΔR2:构件PVB膜的附加隔声量; 其它参数可以参看双层玻璃构件; (4):计算三片双中空构件时采用: R=13.5lg(m1+m2+m3)+13+ΔR1+ΔR2 (公式四) 上面公式中: ΔR1:构件空气层1的附加隔声量; ΔR2:构件空气层2的附加隔声量; 其它参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