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设计解析.doc

发布:2017-01-20约8.69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华大学 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_________欧鹏___________ 专业班级 _______自动化1201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20124460140______ 指导老师 __ ____刘冲______________ 摘 要 锅炉是典型的复杂热工系统,目前,中国各种类型的锅炉有几十万台,由于设备分散、管理不善或技术原因,使多数锅炉难以处于良好工况,增加了锅炉的燃料消耗,降低了效率。锅炉的建模与控制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汽包水位是工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指标,保证水位控制在给定范围内,对于高蒸汽品质、减少设备损耗和运行损耗、确保整个网络安全运行具有要意义。 锅炉汽包水位高度,是确保安全生产和提供优质蒸汽的重要参数,对现代工业生产来说尤其是这样。因为现代锅炉的特点之一就是蒸发量显著提高,汽包容积相对变小,水位变化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汽包满水或者烧成干锅。在现代锅炉操作中,即使是缺水事故,也是非常危险的,这是因为水位过低,就会影响自然循环的正常进行,严重时会使个别上水管形成自由水面,产生流动停滞,致使金属管壁局部过热而爆管。无论满水或缺水都会造成事故,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水位在规定范围之内。 维持汽包水位在给定范围内是保证锅护和汽轮机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锅炉正常运行的主要指标之一。水位过高,会影响汽包内汽水分离效果,使汽包出口的饱和蒸汽带水增多,蒸汽带水会使汽轮机产生水冲击,引起轴封破损、叶片断裂等事故。同时会使饱和蒸汽中含盐量增高,降低过热蒸汽品质,增加在过热器管壁和汽轮机叶片上的结垢。水位过低,则可能破坏自然循环锅炉汽水循环系统中某些薄弱环节,以致局部水冷管壁被烧坏,严重时会造成爆炸事故。这些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加,水位变化速度愈来愈快,人工操作愈来愈繁重,因此对汽包水位实现自动调节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汽包水位的控制是锅炉控制的一个难点,目前,对汽包水位控制大多采用常规PID控制方式,传统的常规PID控制方式是根据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建立,由于锅炉水位系统存在非线性、不确定性时滞和负荷干扰、非最小相位特征等,其精确的数学模型往往无法获得而且常规PID控制的参数是固定不变的,难以适应各种扰动及对象变化,其控制效果往往难以满足要求,控制效果不理想。 目录 1. 绪论 1 1.1锅炉的工作过程简介 1 1.2锅炉汽包水位自动控制的意义 2 1.3锅炉液位控制的难点 2 2. 汽包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 3 2.1概述 3 2.2单冲量控制系统 3 2.3双冲量控制系统 4 2.4三冲量控制系统 .............................................5 2.4.1单级三冲量控制系统........................................5 2.4.2串级三冲量控制系统........................................6 3. 锅炉汽包水位的动态特性的数学建模 7 3.1给水流量作用下的动态特性 7 3.2 蒸汽流量扰动下的动态特性 8 3.4串级三冲量的框图 9 4.硬件选择 4.1流量传感器选择 10 4.2水位传感器选择 10 4.3电机的选择 10 4.4接触器的选择 10 4.5阀的开闭选择形式 10 5. PID参数的整定和SIMULINK仿真 11 5.1串级三冲量仿真电路图的搭建 12 5.2串级三冲量PID参数的整定 13 5.3仿真分析 14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1. 绪论 1.1锅炉的工作过程简介 锅炉是工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动力设备,锅炉的任务是根据外界负荷的变化,输送一定质量(汽压、汽温)和相应数量的蒸汽。它所产生的蒸汽不仅能够为蒸馏、化学反应、干燥等过程提供热源,而且还可以作为风机、压缩机、泵类驱动透平的动力源。 锅炉是由“锅”和“炉”两部分组成的。“锅”就是锅炉的汽水系统,如图所示。由省煤器3、汽包4、下降管8、过热器5、上升管7、给水调节阀2、给水母管1及蒸汽母管6等组成。锅炉的给水用给水泵打入省煤器,在省煤器中,水吸收烟气的热量,使温度升高到本身压力下的沸点,成为饱和水然后引入汽包。汽包中的水经下降管进入锅炉底部的下联箱,又经炉膛四周的水冷壁进入上联箱,随即又回入汽包。水在水冷壁管中吸收炉内火焰直接辐射的热,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部分蒸发成蒸汽,成为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在汽包中分离成水和汽,水和给水一起再进入下降管参加循环,汽则由汽包顶部的管子引往过热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