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01章 华科内燃机原理绪论.ppt

发布:2017-05-31约1.04万字共5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发 动 机 原 理 主讲教师:叶晓明 TEL:027E-mail:yexiaoming_cn@163.com 《发动机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发动机原理(Principl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二、课程编号 822181 三、学时和学分 40学时,2.5学分 四、课程教学目标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获得发动机工作原理、现代发动机清洁燃料、排放控制及电控应用技术方面的必备知识,初步掌握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降低有害排放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综合所学知识初步进行发动机性能设计与研究的能力。 五、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二章 内燃机的工作循环(4学时) 第三章 内燃机的工作指标与性能分析(4学时) 第四章 内燃机的燃烧(10学时) 第五章 内燃机的燃料与燃料供给(8学时) 第六章 内燃机的换气过程(4学时) 第七章 内燃机的排放与控制(4学时) 第八章 内燃机的运行特性(4学时) 六、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内燃机原理》,刘永长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第1版. 参考书: (1)《内燃机学》,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汽车发动机原理教程》刘峥、王建昕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3)《内燃机原理》蒋德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2版. (4)《汽车内燃机原理》倪计民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七、考核方式 课堂考试+平时作业+课堂讨论 课外作业 完成一篇关于内燃机发展新技术的报告,要求字数不少于2千字。 1. 论文题目 a. 新技术在汽油机中的应用(学号尾数为单数)。 b. 新技术在柴油机中的应用(学号尾数为偶数)。 2. 内容要求 可以是综述,也可以针对某一具体专题进行论述。 3. 格式要求 包括以下几部分:应用背景(概况)、主要内容、技术特点、发展前景等。 4. 提交时间 最迟最后一次上课前交,鼓励提前交。 5. 提交形式 书面报告+电子文档。 第一章 绪论 1-1 内燃机的发展历史 重大事件 热机、外燃机及内燃机的定义 a. 将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叫做热机。根据燃料燃烧过程所处地点不同,热机又分为外燃机和内燃机两大类。 b. 燃料的燃烧和热能的释放都在发动机气缸外部发生,水蒸气被用来作为热能转为机械能的工质的热机就叫做外燃机,如蒸汽机、汽轮机等。 c. 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部进行燃烧,且发动机的工质就是燃料燃烧后的产物的热机称为内燃机,如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及燃气轮机等。 内燃机的分类 a. 内燃机结构型式很多,根据基本工作原理可分为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旋转活塞式内燃机和燃气轮机等。其中以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使用最为广泛,所以,常讲的“内燃机”系指这种形式。 b. 根据着火方式、燃料类别、冲程数和进气状态等的不同,内燃机又常常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 (1)按着火方式可分为:压燃式与点燃式内燃机; (2)按使用燃料的不同又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多种燃料发动机……; (3)按冲程数分为:四冲程内燃机和二冲程内燃机之别; (4)按进气状态的不同可分为:增压内燃机和非增压(自然吸气式)内燃机; (5)按照气缸数分为:单缸机和多缸机; (6)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为:直列式、V型式、W型式、星型式、对置式等。 内燃机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内燃机出现于19世纪,发展、应用于20世纪,对20世纪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全方位、多层面的。而交通的现代化对20世纪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汽车 a.汽车是使用内燃机最早的交通工具,早在1886年德国人G·本茨( G.Benz )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 b .汽车作为产品,汽车工业作为一个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和工业门类的发展,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在20世纪,所以,汽车被列入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汽车是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规模宏大,发展极快。 汽车标志 (1)美国 (2)德国 (3)法国 (4)英国 (5)意大利 (6)中国 (7)韩国 (8)日本 内燃机与汽车的关系 内燃机是汽车的“心脏”,汽车与内燃机相互依存,共同发 展,汽车性能的好坏、汽车工业的兴衰,与内燃机的发展息息相关。20世纪一百年来,汽车产品的巨大进步,首先缘于内燃机工业强劲发展的推动,同时又促进了内燃机自身的发展。没有内燃机的发展就没有汽车的发展,这就是汽车发展历史的结论。汽车发展至今,内燃机仍是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