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康复医学概论21-平衡功能训练和牵引疗法精品.ppt

发布:2018-04-21约4.09千字共5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立位(垂直位)颈椎牵引 中立位(前屈0°-5°)牵引 可使颈部肌肉获得较好的放 松,使颈椎生理弧度逐渐消 失、变直,使扭曲的椎动脉 舒展、伸直、血液通畅,改 善脑组织血液供应 可以避免因脊柱前屈或后 伸运动导致脊髓与椎管的异 常摩擦 常用于椎动脉型和脊髓型 颈椎病 后伸位颈椎牵引 后伸位(5°~10°) 牵引可以防止寰椎向前 滑动,加强寰枢关节的 稳定性 主要应用于寰枢关节 半脱位和颈椎生理屈度 变直或反弓状态的颈椎 病 牵引重量 1.相当于正常成年人(总)体重的10%,年老 体弱者为体重的5% 2.首次牵引从3~6kg开始,牵引最大重量 不得超过20kg 3.颈椎牵引力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上 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随时 调整牵引重量 牵引时间 1.牵引时间为10~30min,最佳的牵引 时间是15~20min 2.牵引频率及疗程 门诊患者一般牵引1次/d 住院患者牵引可2次/d 10次为一疗程,直到症状体征消失, 一般需要2个疗程 (2)徒手牵引 徒手坐位牵引 操作时应向上方拔伸, 避免头后仰拔伸。特别 是严重的骨质增生和脊 髓型颈椎病 该方法可作为颈椎牵 引治疗的预试验 徒手卧位牵引 双手在颈部放置 有三种方法: ①将双手的手指 放于患者枕后 ②上方手掌置于患者前 额,下方手托住患者 枕后部 ③将双手的手指放于患 者颈部,双手示指于 需牵拉的椎体水平以 上棘突,这种手的放 置,可提供一种特殊 的、仅作用于手指放 置位置以下椎体节段 的牵引 施术要求 1.要求治疗师站立姿势和手法必须稳定,然后 逐渐地、有控制地将重心向后倾倒,以此牵 引患者颈椎 2.牵引三要素(牵引角度、牵引重量、牵引时 间)通常受到治疗师的手臂力量和耐力的控 制,主要的牵引力量可集中于特定的关节突 关节 3.无论哪一种手法均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原则 4.初次接受徒手牵引者,应用轻柔手法调整患者 头部的位置,如稍微屈曲、伸展、侧屈等,在 每一位置均用轻柔的牵引力量徐徐牵拉,同时 观察患者的反应,以寻找牵引时最佳牵引角度 5.间歇牵引时治疗师可使用平稳、渐增的牵引力 持续30s,以同样平稳、逐渐放松的方法解除 牵引力,休息10s,如此反复5次 3、腰椎牵引 (1)机械牵引 骨盆重锤牵引 ⒈牵引体位 患者仰卧硬板床,小腿处垫高,呈屈 髋屈膝约90° 该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持续牵引的 绝对卧床患者,也可以在病房、家庭或 缺乏牵引设备的环境下使用 ⒉牵引重量 一般为每侧10~15kg。首次牵引从每侧5kg 开始,两侧共10kg;以后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 每1~3天增加1~2kg,最后达到合适的重量 ⒊牵引时间 每牵引1h,休息20min。待患者适应后逐渐 延长牵引持续时间 夜间停止牵引,以利睡眠 ⒋临床应用 适合于较轻的腰椎疾患 电动骨盆牵引 ⒈牵引体位与角度 患者可取仰卧位或俯卧位,胸肋带 和骨盆带分别固定于季肋部和骨盆髂 嵴上方 通过调整骨盆牵引带两侧牵引绳位 置,可以调节腰椎牵引作用力的角度 2.牵引重量 为自身体重的30%~80%,可逐渐增加至100%, 最大不能超过体重的重量 3.牵引时间 一次20~30min,轻重量牵引时持续时间可适当 延长,大重量牵引时持续时间可酌情缩短 4.临床应用 电动骨盆牵引是临床最常用的腰椎牵引方式, 主要用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关节紊乱或 各种类型的急慢性腰痛 仰卧位牵引 屈髋、屈膝90°使腰 椎前凸变平成处于中立 位,牵引力主要作用于 腰椎下段病变,在此体 位下的牵引可更充分地 放松腰部肌肉,使腰椎 生理前屈变平,牵引力 更容易作用于椎体后侧 的病变部位,产生更好 的治疗效果 俯卧位牵引 俯卧位牵引使腰椎伸展, 腹部垫枕使腰椎前凸变平/ 中立位,通过所垫枕头的 高低来调节腰椎屈曲大小 疼痛导致伸展活动受限 时,可选择使腰椎生理前 凸变平的体位进行牵引; 而伸展运动使疼痛缓解时, 可选择伸展位牵引 (2)徒手腰椎牵引 双人徒手腰椎牵引 患者取俯卧位,一般由两位治疗师同时操作 单人徒手腰椎牵引 治疗师在患者仰卧下握持患侧下肢持续 牵引数秒,并突然上提膝部,使其屈膝屈 髋,再迅速向胸腹部方向按压膝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