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与胃粘膜屏障精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线治疗方案包括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主要是以包括洛赛克的质子泵拮抗剂为基础的三联治疗;以RBC为基础和以铋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目前,以质子泵拮抗剂为基础的三联治疗是最常用的一线治疗方案。在美国FDA批准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中,洛赛克日剂量40毫克联合克拉霉素500毫克,每日三次,持续2周;此后在使用洛赛克20毫克在治疗2周。此外,FDA建议洛赛克日剂量40毫克联合克拉霉素500毫克,每日三次,和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1克,一日2次,三联治疗方案持续10天。这2个治疗方案都是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 目前中国有大量人群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由于中国的国情,做胃镜比较便宜等等因素造成实际工作中采用其他间接方法诊断幽门螺杆菌的病例并不太 多;更多见的是采用胃镜直接取组织活检进行诊断。从这一点说,实际上中国在幽门螺杆菌的诊断上还是比较准确的。此外,根据2000年马斯特里赫特二共识中极力推荐的适应症,尤其是消化性溃疡,在临床医师中应当对这些人群开展治疗的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而对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服用NASID药物等人群中应当开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概念有待进一步推广。而由于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没有统一、规范的方案,因此在这方面还比较混乱。 * 从临床经验和文献报道对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治疗依从性差和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是主要原因。而规范、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可能。 * 因此可以说:规范化治疗是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关键 。 * 既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规范化治疗,那么规范化治疗的常规出自那里呢?目前,除了前面提到的美国FDA有关推荐治疗方案外,还有今天一直讲到的2000年马斯特里赫特二共识,这是欧洲的推荐治疗指南。1997年亚太地区也有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共识 ,但还不是十分具体。1999年国内的有关专家组成的全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达成的达成《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有一定临床指导作用。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与其它感染抗生素化疗一样,需要规范化以保证药物对细菌的高清除率、降低药物发生耐药和引起不良反应的几率以及低细菌再感染率。 2002年10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发表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综述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Sebastian Suerbaum and Pierre Michetti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Volume 347:1175 October 10, 2002 胃内不同酸度与H. pylori感染所致不同疾病相关 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线治疗 PPI为基础的三联治疗 RBC为基础的治疗 铋剂为基础的三联治疗 目前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疗现状 中国人群对直接胃镜活检诊断幽门螺杆菌更容易接受 对Maastricht- Ⅱ共识中有关极力推荐人群中应开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概念已广泛接受 对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服用NASID药物等人群中应当开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概念有待进一步推广 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缺乏规范、统一的治疗方案 根除Hp方案 原则:高效、安全、方便、价廉 (根除率:PP ? 90%、ITT ? 80%为理想) 可供选择的方案(“亚太”共识会议推荐) 首选: PPI标准剂量+克拉霉素0.5g+阿莫西林1g bidx7 PPI标准剂量+克拉霉素0.25-0.5g+甲硝唑0.4 bidx7 RBC 0.4g+克拉霉素0.5g+阿莫西林1g bidx7 RBC 0.4g+克拉霉素0.5g+甲硝唑0.4 bidx7 注:甲硝唑耐药30%地区,宜用含阿莫西林方案 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治疗依从性差 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规范化治疗是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关键 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规范化治疗 国际上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疗指南,如2000年Maastricht- Ⅱ共识 国内全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于1999年达成《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 1997年亚太地区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共识 幽门螺杆菌感染规范化治疗的结果 细菌根除率 细菌耐药率 细菌再感染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方案A (35例) 雷贝拉唑 10mg 羟氨苄青霉素 1g (青霉素过敏者用呋喃唑酮0.1g) 克拉霉素0.25g 每日2次,共5天 治疗方案B (40例) 奥美拉唑 20mg 羟氨苄青霉素 1g (青霉素过敏者用呋喃唑酮0.1g) 克拉霉素0.25g,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