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受扭构件强度计算(新)分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图5-1 曲线梁示意图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一、试验研究分析 1. 矩形截面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受扭性能 当外扭矩较小时,受力情况类似于弹性体。 随扭距增大,首先在长边中点达到最大剪应力(抗拉强度) ;由于 混凝土的塑性性能,构件并未开裂。 随扭矩增大,塑性应力重分布,逐渐充分。最后,在构件某薄弱截面 长边首先出现与构件纵轴呈45°斜裂缝,并很快向两窄面发展,最后 形成三面开裂一面受压的空间扭曲破坏面,表现出明显的脆性。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抗扭配筋的形式 受扭 开裂 形成大约45°方向的螺旋式裂缝 配抗扭钢筋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2.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受扭性能 图5-2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T-θ曲线 图5-3 扭转裂缝分布图 T(?T) T(?T)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二、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 1. 少筋破坏 发生情况:当抗扭钢筋(箍筋、纵筋)配置过少或其中之一过少。 预防措施:限制最小配筋率和最大箍筋间距。 2. 适筋破坏 发生情况:箍筋与纵筋适当。(箍筋先屈服,后混凝土被压碎) 3. 超筋破坏 发生情况:两种钢筋均过量。(混凝土被压碎,钢筋未屈服) 预防措施:限制最大配筋率或最小截面尺寸。 4. 部分超筋破坏 发生情况:箍筋和纵筋中一种配置合适,另一种配置过多。(较少的钢 筋先屈服,后混凝土被压碎 ,配置过多的钢筋达不到屈服)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三、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 图5-5 纯扭构件开裂前截面剪应力分布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5-3) 配筋强度比ζ 0.6≤ζ≤1.7,纵筋和箍筋基本上能同时屈服,设计时可取ζ=1.0~1.2。 箱形截面:忽略核心区混凝土的作用 空间桁架 混凝土开裂后不承受拉力 忽略纵筋和箍筋的销栓作用 1. 基本假定 四、纯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理论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图5-8 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 a)计算模型示意图 b)环向剪力流 2.抗扭承载力计算分析 定义剪力流 q 抗扭承载力 剪力流中心线所包围的面积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图5-8 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 a)计算模型示意图 b)环向剪力流 c)内力平衡图 2.抗扭承载力计算分析 纵筋的拉力 取隔离体 相应其它三个面的隔离体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图5-8 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 a)计算模型示意图 b)环向剪力流 c)内力平衡图 2.抗扭承载力计算分析 纵筋的拉力 如果配筋适中,纵筋可以屈服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图5-8 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 a)计算模型示意图 b)环向剪力流 c)内力平衡图 2.抗扭承载力计算分析 箍筋的拉力 对斜裂缝上半部分的隔离体ACD 如果配筋适中,箍筋亦可以屈服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纵筋与箍筋配筋强度比 变角度α公式 2.抗扭承载力计算分析 消去q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抗扭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2.抗扭承载力计算分析 消去α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五、《公路桥规》对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考虑混凝土和钢筋的共同贡献,经回归分析得出实用计算公式: 1. 承载力计算公式 为保证纵、箍筋均能屈服,建议取0.6~1.7,当? 1.7 时,取? =1.7,常用值的区间为1.0~1.2 箍筋内表面所包围的面积,取截面尺寸减去保护层厚度算得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2.公式适用条件 (1)抗扭承载力上限值 (2)抗扭承载力下限值 《公路桥规》规定,纯扭构件: 箍筋配筋率应满足: 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应满足: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