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4学年第二学期品德科工作计划- .doc

发布:2017-01-08约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4学年第二学期品德科工作计划 2004学年第二学期品德科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广泛开展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的学习和研讨,更新教学观念,以开展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为中心,以“小学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为科研专题,深入研究新课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工作要点: 1、加强理论学习与新课程业务学习,学习的重点是:“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通过自学、集体学,观看光碟,提高学科课堂教学质量。 2、认真做好新课程使用指导工作,开展新课程教学优质课评比,选一名教师参加从化市优质课评比。 3、认真做好学科发展性教学评价阶段性结题工作,写好结题报告。 4、动员教师多写教学论文、教学设计,6月前送教研室评比,作为阶段性的成果。 具体安排: 周次 内容 负责人 4 1---4年级集体备课,看VCD。 备课组长 8 随堂听30岁以下教师的课 科长 10 理论学习 科长 13 选拔优质课参加从化市评比 科长 14 学校学科带头人讲座 科长 15 征集教学论文、设计上交教研室评比 科长 18 做好学校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科长 20 各级教学评价检测 科组总结 备课组长 科长 绿化改造方案3篇 篇一:绿化改造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贵阳市第八中学绿化改造工程 、建设地点:贵阳市瑞金中路51号 、建设单位:贵阳市第八中学校 、建设规模:约5826.6㎡ 、建设性质:绿化景观改造 二、工程基本情况 、自然地理状况: 1、贵阳市第八中学建校于1954年,是贵州省最早的重点中学之一,2003年被贵州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校园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先进,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都市中一片难得的育人沃土。所处地气候型属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 2、校园内所有绿化种植用土全部为回填、换填土,但由于多年未中耕,土壤已全部板结,不利于植物的良好生长;对于植物的养护不周,造成大部分植物长势不好,严重影响校园绿化环境。 、整改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由于种植土已板结且土质本身不良好,严重影响到植物的生长成活,改造过程中需要更换种植土; 2、原有植物的清理和合理利用; 3、主入口区、教学楼中心区以及课间休闲区三大板块植物的合理配置; 4、加大工程养护力度,保证植物成活率。 5、对原有硬质景观的成品保护。 难点: 1、种植土的更换; 2、成品保护,由于是整改工程,在整改过程中需要注意所有周边成品的保护。 三、设计原则和特点 、设计原则 1、生态效果:根据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校园内的地形地貌特点,本设计选择了大量乡土树种,可以避免因土壤质地差和恶劣天气带来的次生灾害; 2、社会效果:为配合学校文化发展理念和校园建筑特点,本设计特增加大量绿化树种同时搭配适生的开花树种,既达到了绿化美化的效果同时又满足了老师和同学们审美的需求; 3、景观效果:在设计中,我们充分运用乡土树种各方面的特点,尽量密植,高低错落,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绿化、美观效果。 四、建设范围和规模 、建设期限:2012年3月-2012年4月。 、建设范围:校园内所有绿化地,总面积约为3415㎡。 、建设布局:主要分为三个区域——主入口区、教学楼中心区和课间休息区。 1、主入口区现状:植物长势不好,生长凌乱,搭配混乱,没有应有的景观层次; 2、教学楼中心区:地被植物死亡严重,大部分土壤已全部暴露出来,景观效果很差; 3、课间休闲区:地被植物死亡严重,植物搭配没有层次,该区域窄而植物栽植混乱。 五、绿化效果方案对比分析 、大门左侧 现状:原植物凌乱,无层次,生长亦不良。 整改后:增加乔木和灌木球,使景观效果错落有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