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价值的内容.pdf
人生价值的内容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价值“具体”在人生观
领域中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的价值也就是人生的意义,主要是
对人生价值量的大小进行平湖,可以理解成人生的意义,或者人生意义的
大小。
(一)价值确定
人在生存与发展中会受到不同社会关系的制约,从主观角度来说,人
或许能够按照自己意愿去演化人生历程,但是在客观上,一个人意愿的实
现不是个人决定的,是受到社会各种关系的制约。正如罗曼·罗兰所说,
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
叶。
人生价值有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之分,一个人只有满足对人生价值的
自我肯定,才能够获得社会与他人的认可,实现社会价值。从某种角度来
说,一个人人生价值价值量的多少,受人生价值目标的境界与实现程度影
响,并直接决定了价值量的多少。是否与社会总理想目标相一致、为实现
这一目标做出了多大贡献,决定了社会成员个体的人生价值。如果在态度
上对于实现个人价值目标采取消极不合作,必然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是自
己的人生价值被主流社会评价为低价值,无价值、甚至负价值;二是,自
己的人生理想,在经过艰苦的奋斗之后才能实现。
(二)价值标准与评价
价值标准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与人生价值评
价的基本尺度。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与社
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相符,通过实践是否促进了社会与历史的进步发展;人
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是劳动和通过劳动对于社会与他人所作出的贡献,
这是社会对个体人生价值进行评价的标准。
人是社会的人,是生存与活动在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并且受到某
种社会关系的制约。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会自己选择人生道路,并通过某
种方式实现自己人生的目的,通过独特的思想与行为赋予生活实践以个性
特征。但是,每个个体的人生意义与价值只能在某种社会关系与社会条件
的基础上进行构建,并在社会中得到实现。如果离开特定的社会基础,个
体就不能作为人而存在,自然也不会创造出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基本内
容在于,人的社会性直接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一个人的生活具备何种
价值,实则是由社会所规定的,而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主要是以
期对于社会和他人所作出的贡献为主要依据。个体对于社会与他人所作出
的贡献越大,其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个体对于社会与他人所
作出的贡献越小,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越小。而如果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
他人不仅没有作出贡献,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则说明其社会价值为负值。
在进行价值评价时,要公正、客观,且准确的对个体的人生价值进行
评价,不仅要掌握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还要掌握合理的评价方法,要
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①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②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③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④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三)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是因为人不同的世界观而形成的不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
是人在认识与评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基本观点与看法。
具体可分为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所指的是人对于人生问题的基本看法,
主要的内容包含对人生意义和人生目的的一种认识,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
包括了公私观、苦乐观、荣辱观、义利观、幸福观以及生死观等。而价值
观所指的是人对于价值问题的基本看法,包含了对价值实质、价值构成和
价值标准的认知,这些认知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从某种角度来
说,世界观支配并引导着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人生观于价值观则反作
用世界观,制约与影响着世界观。
人生观所指的是人对于人生问题的基本看法,主要的内容包含对人生
意义和人生目的的一种认识,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包括了公私观、苦乐
观、荣辱观、义利观、幸福观以及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在人生实践与生
活环境中逐渐产生的。因为人在生活环境、社会实践、文化素养以及教育
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所形成的人生观也是不同的。正确的人
生观指引着人走向人生正道,运用自己的劳动创造成就,进而成为一个有
益于社会和人民的高尚之人。而错误的人生观则会造成人偏离人生正道,
严重的则会成为危害社会、祸害他人的罪人。
价值观所指的是人对于价值问题的基本看法,包含了对价值实质、价
值构成和价值标准的认知,这些认知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每个
人在不同价值观的指导下,所形成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