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常见地质构造讲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煤矿常见地质构造; 一、断层
二、陷落柱
三、褶皱构造;1、断层的形成与分类
2、断层的表示符号
3、对生产的影响
4、掘进、回采工作面的通过措施;(一)、按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关系分类
(1)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
(2)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直交。
(3)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4)顺层断层:断层面与岩层面基本一致。
;(二)、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2.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的断层;;;正断层 符号1; 其中:1、F20表示断层的编号;2、H=3m指的是断层的落差是3m;3、33°代表是断层面的倾角;4、长线所指方向代表断层的走向;5、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断层面的倾向;6、短线代表断层下降盘所在的一侧。;符号2;符号1;符号2;上盘断煤交线:断层面与上盘煤层底板的交线。;正断层对生产的影响;逆断层对生产的影响;由上盘进入下盘:
(1)直接破底,上山掘进通过,直至进入煤层;
(2)退后挑顶,上山掘进通过,直至进入煤层;
(3)破底和挑顶都使用。
当然选择哪种方法通过与顶板岩性、煤岩层坡度及将来回采通过影响程度有关。;由下盘进入上盘:
(1)直接破顶,下山掘进通过,直至进入煤层;
(2)退后起底,下山掘进通过,直至进入煤层;
(3)破顶和起底都使用。
当然选择哪种方法通过与顶板岩性、煤岩层坡度及将来回采通过影响程度有关。;由上盘进入下盘:
(1)直接破顶,下山掘进通过,直至进入煤层;
(2)破顶达生产要求,再退后随底,直接进入煤层;
当然选择哪种方法通过与顶板岩性、煤岩层坡度及回采是否通过有关。;由下盘进入上盘:
(1)直接通过,并沿一定坡度破底板上山掘进,直至进入煤层;
(2)破顶通过,并沿一定坡度上山掘进,直至进入煤层。
当然当顶底板岩层硬度一样时,可根据现场决定如何通过。
;(1)直接破底,随两盘煤层回采
(2)直接破顶,随两盘煤层回采
(3)破底和破顶都使用。
当然选择哪种方法通过与顶板岩性、煤岩层坡度有关。;(1)直接破底,随两盘煤层回采
(2)直接破顶,随两盘煤层回采
(3)破底和破顶都使用。
当然选择哪种方法通过与顶板岩性、煤岩层坡度有关。;92312工作面断层;94303正断层;94303正断层;IX2224巷逆断层;94307机采面切眼逆断层;92311工作面逆断层;1、陷落柱的形成与特征
2、对生产的影响
3、掘进、回采工作面的识别与通过措施
4、陷落柱影响范围内的顶帮支护
;一、陷落柱的形成;;二、陷落柱的特征;陷落柱的特征;陷落柱的特征;陷落柱的特征;陷落柱的特征;凤凰山矿陷落柱的分布特征;;三、陷落柱对煤矿生产的影响;3、影响采掘施工
由于存在陷落柱,必然增加巷道掘进率,增加岩巷工作量,增加支护难度。
陷落柱还使开采条件复杂化,降低回采率,特别是对机械化采煤不利。
4、影响安全
陷落柱可能是矿井水或矿井瓦斯的通道,影响煤矿生产的安全。当然在凤凰山矿揭露的陷落柱没有出现过导水现象。;陷落柱的处理;回采工作面处理陷落柱示意图;上图左下角的陷落柱位于皮带巷与切眼交会处,采用开斜切眼,回采时摆尾式开采,将工作面调整到正常位置。
对工作面中部的陷落柱,如果面积不大,采用强行硬割的办法通过陷落柱;如果面积较大,则需要预先开掘新切眼,当工作面推进到陷落柱左侧时,倒面搬家,跳过陷落柱继续回采。
当陷落柱位于回风巷附近时,采用缩短工作面长度的办法避开陷落柱。
;陷落柱编号;三、褶皱构造;背斜;向斜; 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褶曲。
向上的弯曲—背斜,向下的弯曲—向斜。
背斜核心的岩层较老,外围的岩层
较新。向斜核心的岩层较新,外围的
岩层较老。
;褶曲形态;水平岩层
1.水平岩层:基本保持水平状态的沉积岩层(倾角﹤50 ) 。
2.水平岩层特征:
A.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B.老岩层在下,出露在地形低处;新岩层在上,分布在高处;
C.岩层厚度是其顶、底面的标高差;
D.岩层出露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倾斜岩层:与水平面有一定交角的岩层(50﹤倾角﹤850)。
形成原因:
A.原始沉积地形影响;
B.地壳构造运动影响。
;谢谢大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