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期月考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2017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期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ATP、mRNA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者的元素组成不同,但都含有C、H、O、N、P
B.三者既能同时参与转录过程,又能同时参与翻译过程C.ATP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mRNA无高能磷酸键D.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mRNA的单体之一,ATP去掉远离腺苷的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就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答案】D
【分值】6分
【解析】ATP、mRNA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三者的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N、P;ATP、mRNA能同时参与转录过程,又能同时参与翻译过程,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能参与转录过程,但不参与翻译过程;ATP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mRNA无高能磷酸键; ATP去掉远离腺苷的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就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且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mRNA的单体之一。
【解题思路】结合知识分析各个选项,作出判断
【解析】T2噬菌体属于病毒,营寄生,其的外壳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植物以及其他自养生物,低等植物的细胞中有中心体;ATP的合成产所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所以线粒体内膜上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均附着催化ATP合成酶;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但并非所有细胞中都有细胞核,如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易错点】ATP与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的关系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构成细胞的分子ATP、mRNA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T2噬菌体的外壳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B.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的细胞中均无中心体?
C.线粒体内膜上和类囊体膜上均附着催化ATP合成酶?
D.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中心,但并非所有细胞中都有细胞核
【答案】B
【分值】6分
【解题思路】结合知识分析各个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ATP合成酶的分布及细胞核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本部分知识是整个高中生物的基础,可以说历年高考的必考知识点。
3.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肽酰转移酶催化核糖体上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间形成肽键。该酶对核糖核酸酶敏感,但对蛋白酶不敏感。下列关于肽酰转移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肽酰转移酶在核糖体上合成B.肽酰转移酶在核糖体中起作用C.肽酰转移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D.肽酰转移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A
【分值】6分
【解析】肽酰转移酶可能是蛋白质,也可能是RNA,所以不能肯定它的合成产所;根据题意“肽酰转移酶催化核糖体上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间形成肽键”,可知肽酰转移酶在核糖体中起作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故肽酰转移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故肽酰转移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解题思路】结合知识分析各个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酶的本质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和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4.下列对某二倍体生物(2n=16)中进行的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间期结束时细胞中的核DNA数目增加一倍?
B.姐妹染色单体消失时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D.分裂过程中一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答案】C
【分值】6分
【解析】某二倍体生物(2n=16)的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中,间期的特点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故间期结束时细胞中的核DNA数目增加一倍;姐妹染色单体消失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时期,不是发生在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解题思路】结合知识分析各个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5.研究人员在豌豆的细胞中发现了如下图所示的4种变异类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丁均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甲、乙、丙均展示了联会时期的染色体形态特征C.若不考虑其他染色体,乙、丙经减数分裂最多均能形成2种配子D.变异甲、乙、丙并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与数量,因此不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
【答案】B
【分值】6分
【解析】甲属于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