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既有线道岔插入施工工法教程.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有轨电车既有线道岔插入施工工法
评 审 资 料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六年九月
有轨电车既有线道岔插入道岔施工工法
前 言
随着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应运而生,其中低地板技术就是现代有轨电车一大突破,车辆地板与道路街沿高度基本持平,乘客上下车更为方便。
降低车辆高度,就只能降低轨道顶面高度,原有的工字轨的使用很难满足这一需求,新型槽型轨的诞生和使用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缺和不足。槽型轨轨身可以埋入路面以下,轨头与路面齐平,有轨电车车轮在槽型轨轨槽中行走,使得钢轨与路面形成完美结合。
60R2槽型轨6号道岔既是现代有轨电车槽型轨的一个重要连接设备,他是原6号道岔一个升级,它的出现也让现有道岔施工工艺随之改变,由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既有线路插入道岔施工正好遇到这一难题,项目技术人员攻坚克难,积极开展施工工艺创新,从槽型轨6号道岔的拼装、定位、道床板浇筑着手,理论分析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不断改进原有道岔施工工艺,形成了有轨电车既有线道岔插入道岔施工工法。该工法在实践中成果显著,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法特点
2.1本次既有线路插入道岔各施工及管理人员高效配合,大大缩短施工时间,避免了传统施工周期长的特点为1号线既有线路的正常运营抢的了宝贵时间。
2.2有轨电车插入道岔施工抛弃了原有的夹板固定技术,全部采用了无缝线路施工技术,整个道岔与既有线路和新线路形成一个整体,每个接头处采用铝热焊焊接,大大提高了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铝热焊先焊后浇筑道岔,与先浇筑后焊接相比避免了对道岔道床混凝土的破坏。
2.3既有线路拆除采用切割机与搞头机配合使用避免了对既有线路的损坏,大大提高了拆除既有线路工作效率。
2.4有轨电车道岔前后无金属区采用玻璃纤维筋代替传统的钢筋,既保证了道岔混凝土板式结构的强度质量要求,也避免道岔施工过程中杂散电流对道岔使用的影响,同时玻璃纤维筋具备强度高、易切割,电、磁绝缘性,耐久性好,不易腐蚀等优点,经济效益可观。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轨电车既有线路插入道岔施工。
工艺原理
苏州有轨电车插入道岔施工是在既有线路上进行施工,考虑到对1号线运营的影响,施工时间越短,对人们出行的影响就越小,项目领导班子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进行人员划分,让各工序间交叉作业与流水作业并存的施工特点,有效避免了各工序施工的相互干扰。
插入道岔过程中采用新材料玻璃纤维筋代替传统材料,有效的去避免传统钢筋导电性对道岔使用的影响。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有轨电车插入道岔施工既是对原有的既有线路采用镐头机及切割机进行破除,然后采用“散铺架轨发”进行道岔施工。道岔架铺前要进行提前预铺,确保道岔各个构件的完整性。道岔拼装完成后,根据已有基标进行进一步道岔几何状态精调,精调无误后浇筑道岔承轨板混凝土。具体如5.1-1工艺流程图所示。
凿除道床
锯切钢轨
精确测设道岔头尾点
移除管线
道岔预拼装
测量放点,定出拆除段范围
清除绿化
施工准备
道岔钢筋、模板施工
养护、精调
道岔浇筑
道岔铝热焊接
架设道岔钢轨
植筋
测量放线
5.1-1工艺流程图
5.2主要工序操作要点
5.2.1施工准备
人员准备: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到位。
技术准备:熟悉和掌握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及图纸会审记录、方案上报并审批结束、相关技术及安全交底完成、试验检测等工作准备就绪。
现场及材料准备:施工场地道路、水电畅通,材料进场报验合格,道岔是拼装完成。
5.2.2原有道床及轨道拆除
原有道床及轨道拆除具体如5.2-1工艺流程图所示。
5.2-1工艺流程图
2)施工工艺
(1)确定施工范围,然后人工拆除各种管线及绿化草皮,使需要道床的轨道道床全部露出。
(2)拆除原施工范围内原轨道阻尼、扣件等材料,并摆放至指定位置,按要求堆码整齐。
(3)准确确定锯轨位置、锯轨,保证道岔插入过程中位置不会出现过小或过大,避免二次返工现象出现,一次到位。
(4)确定道床凿除位置,弹墨线,采用混凝土切割机进行原道床切割,切割成块,然后采用镐头机进行破除,避免了镐头机对周边道床的破坏。凿除后道床废渣采取挖机装车外运废弃处理。
5.2.3插入道岔施工
1)插入道岔施工具体如5.2-2工艺流程图所示。
5.2-2工艺流程图
2)施工工艺
(1)基标测设
根据CPIII点放出岔区控制基标及加密基标,基标采用Φ14钢筋头埋于线路中心。利用水准测量测取每个基标所对应里程的原地面标高和基标标高,以核定是否满足轨道结构高度要求,并计算当前里程设计标高和实测标高差值的抬高量进行交底,以便调轨使用。
单开道岔放置6个基标,具体为岔头、岔心、直曲股岔尾及岔后加密两个点,位置如5.2-3基表点布置图所示。
5.2-3基表点布置图
(2)根据基表确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