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广场深基坑坍塌事故讲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州海珠城广场基坑坍塌事故 海珠城广场位置 基坑位于江南大道与江南西路 十字路口的西南角 基坑周长约330米 开挖深度为20.3米 支护方案介绍 1.海珠城广场基坑周长约340米,原设计地下室4层,基坑开挖深度为17米。 2.该基坑东侧为江南大道,江南大道下为广州地铁二号线,二号线隧道结构边缘与本基坑东侧支护结构距离为5.7米;基坑西侧、北侧邻近河涌,北面河涌范围为22米宽的渠箱;基坑南侧东部距离海员宾馆20米,海员宾馆楼高7层,采用φ340锤击灌注桩基础;基坑南侧两部距离隔山一号楼20米,楼高7层,基础也采用φ340锤击灌注桩。 3.该工程地质情况从上至下为填土层,厚0.7~3.6米,淤泥质土层,层厚0.5~2.9米;细砂层,个别孔揭露,层厚0.5~1.3米;强风化泥岩,顶面埋深为2.8~5.7米,层厚0.3米;中、风化泥岩,埋深3.6~7.2米,层厚1.5~16.7米;微风化岩,埋深6.0~20.2米,层厚1.8~12.84米。 支护方案介绍 基坑东侧、基坑南侧东部34米、北侧东部30米范围,上部5.2米采用喷锚支护方案,下部采用挖孔桩结合钢管内支撑的方案,挖孔桩底标高为▽—20.0米。 基坑西侧上部采用挖孔桩结合预应力锚索方案,下部采用喷锚支护方案。 基坑南侧、北侧的剩余部分,采用喷锚支护方案。后由于±0.00标高调整,后实际基坑开挖深度调整为15.3米。 本基坑在2002年10月31日开始施工,至2003年7月施工至设计深度15.3米,后由于上部结构重新调整,地下室从原设计4层改为5层,地下室开挖深度从原设计的15.3米增至19.6米。由于地下室周边地梁高为0.7米。因此,实际基坑开挖深度为20.3米,比原设计挖孔桩桩底深0.3米。 新的基坑设计方案确定后,2004年11月重新开始从地下4层基坑底往地下5层施工,至2005年7月21日上午,基坑南侧东部桩加钢支撑部分,最大位移约为4.0cm,其中从7月20日至7月21日一天增大1.8cm,基坑南侧中部喷锚支护部分,最大位移约为15cm。 事故过程 海珠城广场基坑在2005年7月21日中午12:20左右倒塌。据甲方有关人员反映,7月21日上午9时左右,海员宾馆反映宾馆靠基坑侧的墙脚一个晚上裂缝加加宽了约2cm,甲方有关人员马上联系设计人员、施工单位负责人。10:30钟左右,相关人员到现场,一起到海员宾馆看,果然发现宾馆靠基坑侧墙角30多米范围出现一条1.8公分的新裂缝。到宾馆里面看,发现墙体裂缝增大,甲方及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负责人看完宾馆后就下到基坑内继续查看基坑是否有异常情况。下基坑后,发现在基坑南边人工挖孔及喷锚面交界处,从西往东的第3条人工挖孔挡土桩,桩底的上1m左右处,桩身出现竖向裂缝。 事故过程 至中午12:00时左右,甲方质安员、施工单位负责人在南侧基坑底听到“叭”“叭”的声音,初始约1分钟2~3次,5分钟之后,“叭”“叭”声音越来越密,施工单位负责人就说:是锚索夹片破坏的声音,基坑不行了,快跑,等到基坑底的人员跑到基坑北侧,还未上楼梯时,基坑就倒塌了。基坑西南角的临建内人员由于未能及时逃走,造成基坑倒塌时,5人受伤,6人被埋,其中3人被消防队员救出,另3人不幸遇难,基坑倒塌前1个小时,施工单位测量的挡土桩加钢管内支撑部分最大位移为4cm。监测单位在倒塌前两天测出的基坑南侧喷锚支护部分的最大位移近15cm。 海员宾馆北楼部分坍塌 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东边约20米深的支护桩吊脚临空 对地铁隧道安全产生威胁 南侧距7层隔山1号楼约16米 基础桩外露并部分滑落、部分断裂 部分承台脱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