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创建精神文明单位课件.ppt

发布:2016-12-30约1.57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会主义社会 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互为条件 互为目的 相辅相成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基础地位,为政治文明 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 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 治保证和法律保障 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 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 支持 促 进 作 用 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它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材料一:某村是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个的“万元户”村,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充裕的物质生活。不久,打牌赌博现象出现,并愈演愈烈。于是人们无心经营;家庭矛盾上升。没过几年,原来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变成了贫困村。 材料二:以前,浙江温州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痛定思痛,温州人竖起“质量立市”大旗。从2002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温州的“诚信日”。经过几年努力,如今的温州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鞋都”。 二、为什么创建精神文明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有句很形象化的名言:“请停下你匆匆的脚步,等等你的灵魂吧。”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你的周围常常晃游着几具行尸走肉,你不觉得很恐怖吗?这就是丢失精神文明的形象比喻。 ——从整个社会来讲,信仰危机,物欲横流,道德沦丧,强取豪夺,不文明现象,已经不是偶尔发生的事……. 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物质文明建设是一切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经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处于中心地位。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的事业。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成其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 第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五,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六,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处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始终注意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增强全面性,克服片面性,防止顾此失彼,防止从一种偏向走到另一种偏向。 三、怎么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 ,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加强文化建设 2,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精神领域的指导地位 3,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4,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精神文明建设措施 1、有精神文明创建专栏或橱窗 2、有图书阅览室 3、有文体活动场所 4、标牌用字规范美观、内容健康 5、单位文化氛围浓厚 6、有办事指南,有监督评议措施 7、净:卫生设施齐全、全天保洁、无卫生死角 8、齐:无乱写乱画、乱摆乱放、乱搭乱建 9、绿:绿化面积达到20%以上 10、美:建筑物和谐美观 谢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