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兆网综合(六类线)布线六大要注意事项.doc

发布:2017-06-11约6.6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兆网综合(六类线)布线 六大要注意事项 今年,TIA/EIA委员会正式发布综合布线六类标准(标准号:ANSI/TIA/EIA-568-B.2-1),TIA568B从此真正成为一个能够全面满足目前的网络发展状况,解决网络建设的基础标准集。尽管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就网络建设来说,千兆网络即将成为网络建设的普遍需求时,作为网络的骨架,六类标准的推出可以说成为千兆网络的及时雨,为建设基于千兆以太网的企业新一代网络在物理层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类布线系统在传输速率上可提供高于超五类2.5倍的高速带宽,在100MHz时高于超五类300%的ACR值。在施工安装方面,六类比超五类难度也要大很多。 六类布线系统的施工人员必须按照国际标准要求的规范去执行。因为越是高级的铜缆对外界的异常就越敏感。随着传输速率的上升,安装施工的正确与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就越大。不合理的管线设计,不规范的安装步骤,不到位的管理体制,都会对六类布线的测试结果(包括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带来影响,而且有些会成为难以修复的故障,甚至只能重新敷设一条链路来更替。 从推出六类布线系统至今,强者网络积累了大量的现场施工经验,强者网络公司指出,企业在施工时应该注意以下六大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之一 由于六类线缆的外径要比一般的五类线粗,为了避免线缆的缠绕(特别是在弯头处),在管线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管径的填充度,一般内径20mm的线管以放2根六类线为宜。 ?注意事项之二 桥架设计合理,保证合适的线缆弯曲半径。上下左右绕过其他线槽时,转弯坡度要平缓,重点注意两端线缆下垂受力后是否还能在不压损线缆的前提下盖上盖板。 ?注意事项之三 放线过程中主要是注意对拉力的控制,对于带卷轴包装的线缆,建议两头至少各安排一名工人,把卷轴套在自制的拉线杆上,放线端的工人先从卷轴箱内预拉出一部分线缆,供合作者在管线另一端抽取,预拉出的线不能过多,避免多根线在场地上缠结环绕。 ?注意事项之四 拉线工序结束后,两端留出的冗余线缆要整理和保护好,盘线时要顺着原来的旋转方向,线圈直径不要太小,有可能的话用废线头固定在桥架、吊顶上或纸箱内,做好标注,提醒其他人员勿动勿踩。 ?注意事项之五 在整理、绑扎、安置线缆时,冗余线缆不要太长,不要让线缆叠加受力,线圈顺势盘整,固定扎绳不要勒得过紧。 ?注意事项之六 在整个施工期间,工艺流程及时通报,各工种负责人做好沟通,发现问题马上通知甲方,在其他后续工种开始前及时完成本工种任务 局域网优化之传输介质-家庭局域网线材布线注意事项 1、网线的选择 在配置网络设备,网线(仅以以太网中所使用的双绞线为例)通常是人们最易忽略的,常常有人认为“网线”没有什么可考虑的,只要是双绞线,或只要是五类双绞线即可。其实不然,我曾对几种五类、超五类双绞线进行过测试,发现有些五类线用网络测试仪根本无法测试出来(才25米),不管怎样连接,测试仪上的指示灯要么根本不亮,要么总是亮红灯。从指示灯的指示状态可以看出这些五类、超五类双绞线要么是阻抗太高,使测试仪的测试信号经过网线衰减后根本没有足够强的电平信号令批示灯发光,要么就是网线有因串绕而形成的内部短路现象(绝对可以排除制作水晶头时人为造成)。所以在选择网线时还是不能那么随便,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较远距离连接的网络。 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双绞线电缆中的每一线对都是由两根绝缘的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而且同一电缆中的不同线对扭绕圈数也不一样。在绕线方向上标准双绞线电缆中的线对是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扭绕。但有些非正规厂商生产的电缆线为了简化制造工艺,电缆中所有线对的扭绕密度相同;线对中两根绝缘导线的扭绕密度不符合技术要求,还有线对的扭绕方向不符合要求。这些不良现象将会引起双绞线的近端串扰(指UTP中两线对之间的信号干扰程度),从而使传输距离达不到要求。 双绞线的扭绕度在生产中都有较严格的标准,实际选购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用一些专业设备进行测量,但一般用户只能凭肉眼来观察。需说明的是,五类UTP中线对的扭绕度要比三类密,超五类要比五类密,这个密度一般用肉眼很难看得出来,除非有对比,所以在选择双绞线时也要选名牌,因为这些名牌产品以上问题在生产时都会加以考虑的,有质量保证,如AMP、LUCENT(原ATT)、IBDN (加拿大北方电讯)等。 另外在网线类别上也要充分加以留意,有些不良厂商经常会用三类、四类线的线材来冒充五类甚至超五类线,还是一个品牌的选择问题,只要记住不贪便宜,不选杂牌厂家的网线一般就能保证这一点。   我们在为局域网选购线材时一般来说是选购五类或超五类网线,因为3、4类双绞线一般是使用在10M/bps的以太网中,而5类双绞线能满足现在日趋流行的100M/bps的以太网,超5类双绞线主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