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讲信息检索基础知识0307.ppt

发布:2017-04-23约7.23千字共8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技文献检索 Sci-Tech Information Access;1、信息检索是现代人才的基本生存技能 2、信息检索是现代人才信息素质的重要方面 3、信息检索是科学交流的重要途径 4、信息检索是开发信息资源的工具 5、信息检索是管理决策的基础 6、信息检索是避免重复研究的必由之路 7、信息检索是治学之道;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美国ACRL工作组认为高等院校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能力 确定所需信息的范围 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鉴别信息及其来源 将检出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基础 有效地利用信息去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 了解利用信息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分22个二级执行指标,86个可测定的细目。;课程内容: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中文信息计算机检索与检索技术; 外文题录、文摘型检索工具介绍与检索技术; 外文全文检索工具检索与检索技术; 事实数据型信息检索; 专利及专利检索。 检查考核:出勤率(20%),作业5次(50%),综合考查(30%) 需网关 教学方式:讲课,上机实习;课件下载地址:;第一章 文献检索基本概念; 一 文献、信息和知识的定义 二 文献信息源的类型 三 科技文献检索基础;文献: 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GB/T 3792.1—1983),它具有存贮知识、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功能。 信息: 据不完全统计,其定义有100多种,至今没有统一。 指对接收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辞海) 是用来通信的事实,在观察中得到的数据、新闻和知识。(韦氏字典) 信息(Information)是事物发出的体现它存在和运动状态的信号和消息。 知识: 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信息的一部分。它必须借助于文字、语言、符号、代码、电磁波、图像和实物加以表现。;;二 文献的类型;纸张型; 以手写、打印、印刷等为记录手段,将信 息记载在纸张上形成的文献,也称作印刷型文 献(Printed Document )。它是传统的文献形 式,便于阅读和流传,但存贮密度小、体积大, 不便于管理和长期保存。 ;缩微技术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照相为记录手段而形成的一种文献形式,包括缩微胶卷、缩微平片、缩微卡片等。 利用这项技术,一张邮票大小的全息底片可以存贮16开、500页的一本书;一张工作6个小时的唱片,可以摄录下5184份每份100页的杂志。另外经过缩微技术处理的资料可以与计算机联用,便于实现自动检索和快速传递;可以长期保存。;存储: 运用缩微技术,可以使经该技术处理后的信息,存储密度高,体积小,便于转移、存贮、销毁、价格低、管理方便等特点及优点。 处理: 纸介文献的加工、还原 阅读: 需要有较复杂的阅读设备(reader)来支持。目前在整个文献中,所占数量较少,在一般的图书馆入藏亦较少。;2.1.3 声像型 (Audio-Visual form ) ;是以计算机处理技术为核心记录信息的一种文献形式,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文献。 在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和全文数字化技术出现之前,电子型文献又被称作机读型(machine readable form)文献,现在电子型文献有时也统称为电子出版物。;电子型文献包括电子图书、期刊、新闻、各种联机信息库和光盘数据库产品或软盘等产品,以及可视数据(videotex)、电传文本(teletex)、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等,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打破了纸本文献的垄断地位,图书馆文献资源逐步向数字化信息资源方向发展,将来电子文献很有可能取代纸型文献成为主流文献类型。; 零次文献:没有经过加工的原始文献 一次文献:论文,报告等? 二次文献:比如各种文摘? 三次文献:各种综述性的文章 ;2.2.1 零次文献信息源;2.2.2 一次文献(原始文献);2.2.3 二次文献(检索文献);2.2.4 三次文献(参考性文献); 从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由博而精的对知识信息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过程。它们所含信息的质和量是不同的,对于改善人们的知识结构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从检索的角度来看: ??一次文献是检索的对象(目标) ??二次文献是检索的工具(手段) ??三次文献是情报研究的成果(检索目标+检索手段) 从知识加工角度来看: ??一次文献是对知识的第一次加工(创造性) ??二次文献是对知识的第二次加工(有序化) ??三次文献是对知识的再加工(有序化+创造性);按 出 版 形 式 的 不 同;图书是文献信息源中历史最悠久、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一种形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印刷品统计》文件的规定:49页以上装订成册的印刷品称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