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2017-4-6
5 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概述
应用分析模型的常用算法
模型计算网络生成技术
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方法
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实例
2017-4-6
2
5 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概述
应用分析模型的常用算法
模型计算网络生成技术
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方法
GIS与应用分析模型的集成实例
2017-4-6
3
5.3 模型计算网络生成技术
网格的作用
利用网格剖分技术,可以将连续的空间离散化,也可
以网格为控制将以后离散的数据重新采样和内插;以网格
点作为控制点,可以将模型空间和地理空间对应起来,使
GIS与应用分析模型在空间坐标层次上统一起来。
网格质量对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2017-4-6
4
5.3 模型计算网络生成技术
网格的类型
规则网格(结构网格):矩形网格和曲线网格
不规则网格(非结构网格):任意三边形和四边形
2017-4-6
5
5.3 模型计算网络生成技术
2017-4-6
6
5.3 模型计算网络生成技术
结构网格
优点
网格中节点排列有序,邻点间关系明确,结构简单,构造方便,与计算机语言自然匹配,容易计算,网格生成速度快,质量好,数据结构简单等。
缺点
适用的范围比较窄,只适用于形状规则的图形,对复杂几何形状的适应能力差。
2017-4-6
7
5.3 模型计算网络生成技术
非结构网格
优点
舍去了网格节点的结构性限制,易于控制网格单元的大小、形状及节点位置,灵活性好,对复杂外形的适应能力强——流场变化比较大的地方,可以进行局部网格加密。
缺点
无规则性导致了在模拟计算中存储空间增大,寻址时间增长,计算效率低于结构化网格,计算时间长等。
2017-4-6
8
5.3 模型计算网络生成技术
网格的生成
步骤一 选择网格
在网格划分之前,应从数值仿真的全局出发。比如精度要求,计算时间要求,模型尺寸、复杂程度情况以及机子配置等等。考虑清楚,是使用结构网格,还是非结构网格,抑或是混合网格。因为这关系到接下来的网格划分布置和划分策略。
如果模型比较简单规则,应尽量使用结构网格。结构网格比较容易划分,计算结果也比较好,计算时间也相对较短。对于复杂的几何外形,在损失精度尽量少的前提下,一是采用加密重点监控部分网格,逐渐向四周稀疏的划分方法;二是使用分块(混合)网格。
2017-4-6
9
5.3 模型计算网络生成技术
网格的生成
步骤二 确定拓扑
根据模型情况,构思网格的拓扑结构,简而言之,就是要明确最终得到什么样的网格,比如翼型网格,是C型,还是O型;一个圆面是想得到“内方外圆”的铜钱币类型的网格,还是一般的网格,等等。
2017-4-6
10
5.3 模型计算网络生成技术
网格的生成
步骤三 划分前准备
在确定了网格拓扑之后,还需要对模型进行划分网格前的准备。比如分割,对尺度小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的次要几何进行简化等等。模型分割是一种很重要的针对数值模拟的网格划分前准备手段。一可以提高整体网格的质量,二能够有目的的加密重要部位的流场网格,提高计算、数据交换精度,三则减少整体流域的网格单元,适合计算机较快地进行运算。对尺度小、计算结果影响不大的次要几何进行简化,是当前数值模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线夹角、面夹角较小的模型部分。适当的简化,不仅能够改善网格质量,光顺模型表面,更重要是提高计算精度。
2017-4-6
11
5.3 模型计算网络生成技术
网格的生成
步骤四 划分网络
划分网格一般从线网格开始,再面网格,最后到体网格。线网格的划分,也就是网格节点的布置,对网格的质量、网格的数量以及计算精度影响比较大,比如增长速度、方向,长宽比等等。
2017-4-6
12
5.3 模型计算网络生成技术
三角形网格
是由相邻但不重叠的三角形构成的一个有限元网格,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形网络。
规则三角形网格
不规则三角形网格,较常用,简称TIN
地学领域常用狄洛尼三角网(Delaunay,简称D网)
2017-4-6
13
5.3 模型计算网络生成技术
不规则三角形网格构建规则
构成的网格是唯一的
力求最佳的三角形几何形状,即三角形尽量接近等边
保证最临近的三个点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长最小
2017-4-6
14
5.3 模型计算网络生成技术
狄洛尼(Delaunay)网的特点
在D网中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外接圆中不会有其他三角形的顶点,即空圆特性
如果两个共边三角形组成的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互换的话,那么两个三角形中最小的内角的角度不会变大,即最小角特性
不论从参与构网的数据点的任何一点开始构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