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施工防洪度汛方案.doc

发布:2017-05-17约6.85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迪庆州维西(塔城)至德钦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 茨中隧道防洪度汛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施工单位:核工业华东建设工程集团公司迪庆州维西(塔城) 至德钦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 项目经理部 二0一四年四月日 目 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第三章、防洪度汛工作重点及在汛期存在的潜在隐患 3 第四章、防洪度汛应急准备 5 第五章、防洪度汛应急响应程序 9 茨中隧道工程防洪度汛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 1、编制依据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3号)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云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筹建处及总监办下发防洪度汛工作文件有关要求及项目施工情况 2、编制原则 为提高项目在雨季施工期间洪涝灾害或突发泥石流等紧急状态发生时的应急行动能力;保护人员的生命、减少财产损失、控制和消除事故;事故后使生产、生活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或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依照“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社会救援”,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充分做好物资储备供应,落实应急相应队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迪庆州维西(塔城)至德钦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项目,起、讫点桩号为:K191+959.536~K194+823.947,全长2864.411米,其中:茨中隧道起、讫点桩号为:K192+195~K194+615全长2420米,为单拱长隧道;日米桥起讫桩号为:K194+624~K194+704全长80米,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 2、沿线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2.1、地形、地貌 项目位于去南省西北隅,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内,其交通位置位于德钦县燕门乡以南约9公里的茨中村对面的山前斜坡地段,场地交通较为不便。 项目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的云岭、碧罗雪山亚高山带,属滇西北纵谷山原地貌单元,山脉总体呈北西走向,河流亦呈北西或近南北向展布,与地质构造线近乎一致。区内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山与河流相间组成,峰峦重叠,山高谷深,地势总体北高南北,西高东低。 项目左侧邻近澜沧江,滑坡段海拨高度为1865~2280m,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中高山地貌,地形陡峻,坡角约40°~65°。公路地面高程1841.90米、山脊高程2508.00米,高程差666.10米,地面坡度最大可达62.8度,地形变化极大。 2.2、气候特征 项目区气温因受山区地貌制约,呈垂直立体分布,在不同高程和不同地形的小气候带,有着较大差异;相同海拔不同地段又因迎风、背风、降水多寡、植被优劣、阴坡阳坡、山坡或谷地等因素呈现不同的气温数值。 项目区气温带垂直分布,气温与海拔的高度变化关系为0.52度/每100米,年平均气温11.5度,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3.6度;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18.4度,年温差为14.8度。地域降水介于怒江多雨区与金沙江干热河谷少雨区之间,年降水量平均值为966.0毫米。每年雨季有两个,第一个是2月20日4月14日,当地称“小雨季”;第二个是6月11日9月30日。当地称“大雨季”。但是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南部多于北部,西部多于东部,山顶多于谷地。在高程、水汽来源、地形走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降水沿高程梯度变化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逐渐减弱。 2.3、上述因素与公路隧道工程建设的关系 本工程为澜沧江上游公路沿江布设,隧道工程位于江边上段,与江水面高差100m左右,全长3.6 Km,主要施工项目包括路基工程、涵洞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防护工程,根据工程施工安排,本项目施工经历雨季施工的项目有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路基防护工程等。 第三章、防洪度汛工作重点及在汛期存在的潜在隐患 1、雨季到来时项目防洪度汛工作重点及在汛期存在的潜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地方: (1)冲积沟坡脚弃渣场拦渣坝施工部位 冲积沟坡脚弃渣场拦渣坝施工,处于冲积沟坡脚及江水暴涨淹没区域,冲积沟为高山夹谷冲沟地貌,地形狭窄,防护工程施工队伍施工的弃渣场拦渣坝,一个方面在汛期到来前水量较少,河水从弃渣下方流过,在汛期到来后,水量变大,洪水无法及时从弃渣下方及时流入澜沧江,将造成洪涝或泥石流灾害,对项目施工人员及桥梁下部结构造成威胁。另一方面在汛期到来前澜沧江水量较少,没有淹没施工区域,在汛期到来后,水量变大若遇江水暴涨,必须时刻警戒及时撤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