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北京市美术会考总复习题精选.docx

发布:2017-05-06约1.34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26 高中必修模块《美术鉴赏》总复习题 第一课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一、选择题: 1、人们称综合了主观与客观、个人审美与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为“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根据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称之为第二自然,即 ( ) A. 形式美 B. 形体美 C.艺术美 D.造型美 2、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哪几方面?( ) ①审美功能 ②经济功能 ③认识功能 ④鉴赏功能 ⑤教育功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3、《奔马》的作者是( ) A.吴冠中 B.王式廓 C.张择端 D.徐悲鸿 4、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 )、( )、体验、( )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观活动。( ) ①分析 ②判断 ③联想 ④欣赏 ⑤获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5. 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 )、设计(工艺 )、书法(篆刻)、摄影等六大类。 A.新媒体 B.建筑 C.版画 D.剪纸 二、简答题: 《捣练图》张萱(唐) 《拾穗》米勒(法) 《捣练图》和《拾穗》都是描绘妇女劳动场面的绘画,为什么给人不同的感受呢?请你从美术鉴赏中“认识功能”这一方面,对比分析两幅作品体现出的社会环境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答:《捣练图》唐代画家张萱的作品,是一幅绢本设色中国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画面中的人物与场景真实生动,充满生活情趣。而《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著名油画,画面描绘了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是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当远处农场主人满载麦子的大车在重压下呻吟时,三个弯腰的农妇正在收获过的田里捡拾落穗,艺术家们正视赤裸裸的现实,大胆而不加粉饰地描写现实生活,肯定普通人在艺术中的意义,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法国农村,还处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农民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生活艰苦。 第二课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一、选择题: 1、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包括以下哪三方面?( ) ①表象 ② 抽象 ③ 形象 ④具象 ⑤意象 A.②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2、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是指( ) A.具象、意象、抽象 B.空间、透视、构图 C.笔墨、章法、皴法 D.点、线、面、色 3、 《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 ) A.梵高 B.周文矩 C.张择端 D.顾闳中 4、《荷拉斯兄弟宣誓》的作者是( ) A.波提切利 B. 梁楷 C.达维特 D. 吴冠中 5、 《泼墨仙人图》的创作年代和作者分别是( ) A. 宋 梁楷 B. 唐 周昉 C. 元 王蒙 D. 宋 赵佶 6、以下哪幅美术作品采用的是线条和随类敷彩的表现方法?( ) A.《簪花仕女图》 B.《维纳斯的诞生》 C.《泼墨仙人图》 D.《奔马》 二、简答题 2.请结合中国绘画的表达手段来分析《泼墨仙人图》人物造型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答:《泼墨仙人图》简介(梁楷立轴纸本墨笔纵48.7厘米横27.7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画一位仙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那双小眼醉意朦胧,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那副既顽皮可爱又莫测高深的滑稽相,使仙人超凡脱俗又满带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那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泼墨,可谓笔简神具、自然潇洒,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泼墨仙人》是梁楷泼墨画法的一件代表作,表现了一位烂醉如泥、憨态可掬的仙人。画面上没有对仙人作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没有用猷劲的线条描绘头部,而是通体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造成视觉上的扑朔迷离。并且有意识地压缩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