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政策分析主要模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政策分析主要模型 第一节、模型概述 一、模型含义与特征 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和模拟,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创造或理念系统,用于代表被研究的对象,对认识对象所作的描述。 模型的特点有三:相似性和真实性;抽象性和简单性;模拟性和关联性。 二、公共政策模型及作用 公共政策模型是在理论研究中以科学的概念、假设和数学模型出现的理论(概念)模型。即在合理假设基础上,将问题抽象为一组概念或命题,按照其内在逻辑和本质结构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相似于原型的、结构严谨的逻辑体系。 有效的模型应:一是排列并简化现实;二是认定重要层面;三是符合社会现实;四是提供有意义的沟通;五是指导调查研究;六是提出一定的解释。 二、公共政策模型及作用 模型的作用: 1、简化和澄清对政策问题的思考; 2、界定政策问题中的重要方面; 3、帮助人们对政策问题的交流。 4、通过提出哪些问题重要或不重要,更好引导人们理解政策。 5、发现规律,解释公共政策并预测其结果。 当然任何政策模型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局限性,有时甚至完全不可用。 第二节 决策方法模型 一、理性决策模型 也称之为科学决策模型。起源于古典经济学,以经济人(自利且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假设为前提。最大产出原则、选择最优方案、追求最佳效果,构成理性主义分析的基本特征。理性分析方法应用于决策即构成理性决策模型。 理性模型的基本内容: 1、决策者面临一个既定的问题,这一问题同其他问题可清楚地区别开来。 2、决策的目的、价值、目标是明确的,且可按其重要性不同依次排列。 3、解决问题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都为决策者一一权衡。 4、决策者对可供选择的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都进行了科学评估。 5、决策者将每一个方案进行对比,并排出优先次序。 6、决策者所选定的方案是最大限度实现其目标价值的方案。 一、理性决策模型 理性决策模型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包括西蒙等人。它主要从决策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实际如何做的角度来研究,是一种规范要求。实际情况不可能如此。但也有意义: 一是它给决策者提供了力求最优解的指导思想,不要在本可找到更好方案时随便接受一个不太好的方案。 二是它适用于比较单纯且时间要求不是十分紧迫的程序性问题。 三是它可以同其他决策模型结合应用。 四是理性模型讲究规范和程序,讲究科学计算,这对于仅凭经验和感觉决策是一大进步。 二、渐进决策模型 由林德布罗姆在批判理性决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从决策实际如何做而不是应该如何做着手。决策由于多元主体的参加,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对现行政策做局部的边际性的调整。其主要特点: 1、渐进主义。政策制定是根据过去经验,以过去政策为基础,经过逐渐变迁而获得共同一致的政策。 2、稳中求变。政策上巨大变革不足取,应稳中求变,更容易获得支持。 3、积小变为大变。看上去行动迟缓,但实际速度往往大于一次大的变革。 二、渐进决策模型 推行渐进决策的原因: 1、渐进决策与渐进政治相适应,民主政治特点决策。 2、渐进决策也是决策技术上的困难造成的。 3、渐进决策也是现行政策沉淀资本造成的。 4、渐进决策可避免严重的持久的错误。 有人批评渐进决策保守,压制创新,符合既得利益者的追求。 三、综合扫描决策模型 埃特奥尼的综合扫描决策模型建立在对理性决策模型和渐进决策模型分析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 综合扫描决策模型认为,理性决策模型和渐进决策模式均有其局限及合理地方,关键在于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理性决策模型和渐进决策模型就象两种不同的摄像机,前者是一种对全部空间作穷尽一切的细微观察,运用代价高昂。后者是一种只对熟悉地区进行大致观察的摄像机,运用代价较低但准确度不够。混合扫描模式就是同时使用用两种不同摄像机。根本性决策使用理性模型,而非根本性决策使用渐进模式。高层多使用理性模型,而低层用渐进模型。当然埃氏并没有明确说明具体情形。 第三节 反映政策影响因素模型 一、制度模型 制度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度和机构活动的产物,公共政策是政府行为的表现方式。 传统的制度模型认为,政府权力机构都是公共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而那些规范公共权力机构组织与个人行为的各种制度都必然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方式和执行方式,影响政策选择。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的活动,要了解公共政策,就要了解政府组织、结构、职责和功能,并从这些方面分析公共政策。 戴伊认为政府机构赋予政策三个特点:合法性、普遍性、强制性 思考:制度模型有什么优缺点?能解释我国政策吗? 二、集团模型 团体理论认为,团体之间的互动是政治核心内容。政治活动是各个利益集团为影响公共政策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公共政策是在既定时间内经过集团竞争达成的一种均衡。一旦均衡状态被破坏,公共政策变会发生变化,待到新的平衡出现。 团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由其成员数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