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李白简介PPT讲述.ppt

发布:2017-03-26约2.34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李白 今景古人也曾游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曾这样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感受 自我意识 诗 李白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早年经历 出蜀以前(701-725年) 李白出身豪商,自幼生长在今四川江油县附近,旧彰明县青莲乡。出峡前游过成都和峨眉。下面所选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表明他思想上很早已有道家的烙印。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在这段时间内,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译文 流水淙淙,隐约可辨犬吠之声;桃花灼灼,带露更显艳丽之色。 树林幽深,鹿儿时隐时现。正午时分,西边不闻钟声。 野竹分开云雾穿入青天,飞泉挂在碧绿山峰。 道士身经何处?无人能够知晓。只能独自身靠古松,默默派遣无端愁绪。? 李白 梁甫吟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 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 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君不见, 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 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白日不照我精诚, 杞国无事忧天倾。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手接飞猱搏雕虎, 侧足焦原未言苦。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力排南山三壮士, 齐相杀之费二桃。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梁甫吟, 声正悲。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 大人臲屼当安之。 二、循江东游到离开安陆(725-735年) 李白二十五岁出蜀,目的就是访道、求友和游览山水。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夫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方之志,乃仗去国,辞亲远游」,是很有抱负的。 他离开长江三峡东下,经荆门、江夏、到浔阳登庐山;访金陵,游扬州,浪迹吴、会之间;再回舟上,由江夏溯汉水,过襄樊,走临汝,其间曾与孟浩然相遇;又从临汝到安陆,开始“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生活。开元二十三年秋,曾应友人元之演之邀,同游太原祠。次年春天返安陆不久,就移家东鲁。下面所选《江夏行》,抒写他对平民如商人妇的同情; 江夏行 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 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 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 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 不如轻薄儿,旦暮长相随。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 如今正好同欢乐,君去容华谁得知。 此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诉说委身于重利轻别的商贾的不幸遭遇及懊悔之意,抒发了作者对商人妇之类的平民妇女的同情。此诗以赋法为主,比兴较少,运用了五七言相间的形式,音节灵活多致。 三、移家东鲁到离南陵入长安(736-742年) 李白从安陆移居山东,在任城安家。又隐居徂徕山,与孔巢父等五人时时酣饮,号称竹溪六逸。其间曾回汉、襄一次,并且北游东都、南阳,返东鲁不久,又南下吴越,遇到道士吴筠。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南陵奉召入长安。下面所选《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可见他有信心从正道入仕;《南陵别儿童入京》更活现了奉召入京时的高与若狂,也反映了他对功名富贵的热衷 五月东鲁(今山东)行答汶上翁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四、在长安(742-744年) 李白随同道士吴筠到长安,又因玉真公主、贺知章等人的推荐,经唐玄宗亲自召见,任为翰林供奉,以“布衣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