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工程制图与测绘.ppt

发布:2017-05-17约1.5万字共1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一节 GB基本规定 一.图纸幅面与格式 线宽 每个图样,应根据复杂程度与比例大小,先确定基本线宽b,再选用相应的线宽组,粗线的线宽为b,中线的线宽为0.5b,细线的线宽为0.25b。这样一种粗、中、细线的宽度称线宽组。画图时,在同一张图纸内,采用比例一致的各个图样应采用相同的线宽组。 工程制图应选用的线型(P6): 工程制图应选用的线型(P6): 3. 绘图时对图线的要求(GB/T 50001-2001) 三、字体 用不同的比例画出的图形 一、尺寸的组成与基本规定 尺寸组成:尺寸界线、尺寸线和起止符号、尺寸数字 2. 尺寸线 被注线段的长度,它用细实线单独绘制,不能用其他图线代替。 尺寸线应与被注长度平行,且不宜超出尺寸界线。 3. 尺寸起止符号 用中粗斜短线绘制,其倾斜方向应与尺寸界线成顺时针45°角,长度(h)宜为2~3mm。 5. 尺寸的排列与布置 尺寸宜标注在图样轮廓线以外,不宜与图线、文字及符号等相交; 互相平行的尺寸线,应从图样轮廓线由内向外整齐排列,小尺寸在内,大尺寸在外; 尺寸线与图样轮廓线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m,尺寸线之间的间距为7~10mm, 并保持一致。 6.狭小部位的尺寸标注 当狭小部位的尺寸界线较密、尺寸数字没有位置注写时,最外边的尺寸数字可写在尺寸界线外侧,中间相邻的可错开或引出注写。 尺寸的排列与布置 第二节 制图工具的使用与几何作图 一. 铅笔 丁字尺 线型绘制方法 三. 三角板 各种直线绘制 四.分规、圆规 准备工作 ①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并了解所画图形的内容和要求。 ②准备必要的工具和用品,将铅笔与圆规上的铅芯削好,用清洁软布将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等擦干净,把手洗干净以免弄脏图纸。 ③选定图样的比例,估计图形大小,确定图纸幅面。 ④固定图纸(注意图纸的位置,图板下方要留出尺身的宽度,以便作图方便) 画底稿 ①首先应画出图框和标题栏,根据所选比例,估计图形和注写尺寸所占面积布置图面。用H或2H铅笔画底稿,底稿线应画得轻又细。 ②应先画出图形的基准线,对称线、中心线和主要轮廓线,然后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画出图形。 ③完成图形后,应认真检查、修改、并擦去多余的图线。 铅笔加深或画墨线 ①粗线和中线用HB铅笔加深,细线用H的铅笔加深。加深圆弧时,圆规的铅芯应比加深直线的铅芯软一些。 ②用铅笔加深图线时,应先加深细单点长划线(中心线、对称线等)。然后按图线的粗细、类型分批加深。 加深顺序:先粗线后细线,先平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加深同类型图线的顺序:先曲线后直线。 加深时用力要均匀,图线连接处要准确光滑。 最后加深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填写尺寸数字、书写图名、比例以及文字说明和标题栏。 完成图样 对图线、图表框线、分格线、尺寸线等铅笔加深或画墨线后,先书写尺寸数字、注释文字、各图名称及标题栏内文字,再铅笔加深或墨线画标题栏的分格、标题栏及图框等。校对无误、无遗漏后,裁下图边,完成全图。 第二章 建筑形体表达方法 第一节 基本视图 第二节 剖面图的画法 第三章 建筑施工图 3.1 概 述 1.2建筑的基本构件 1.2建筑的基本构件 4、建筑施工图的有关规定 3、定位轴线及其编号 6、指北针和风向频率玫瑰图 3、2 建筑总平面图 1、 平面图的形成 2、 平面图的图示方法 建筑平、立、剖面图绘制过程演示 3.建筑制图 3.6建筑平、立、剖面图绘制过程演示 2、 立面图的图示方法 3、了解建筑物的装修做法。 4、了解立面图上的索引符号的意义。 5、了解其它立面图。 6、建立建筑物的整体形状。 3.建筑制图 3.6建筑平、立、剖面图绘制过程演示 2、剖面图的图示方法 3、剖面图的识读要点 3.建筑制图 3.6建筑平、立、剖面图绘制过程演示 5、6 建筑详图 1、 建筑详图的作用 3、 楼梯详图 楼梯剖面图 3.6建筑平、立、剖面图绘制过程演示 3.建筑制图 3.6建筑平、立、剖面图绘制过程演示 3.建筑制图 3.6建筑平、立、剖面图绘制过程演示 3.建筑制图 3.6建筑平、立、剖面图绘制过程演示 1、从正立面图上了解该建筑的外貌形状,并与平面图对照深入了解屋面、门窗、雨蓬、台阶等细部形状及位置。 2、从立面图上了解建筑的高度。 3、建筑立面图的识读 立面图绘制过程 平面图1:50 1 3 2 北 ①-③立面图 1:50 600 150 3520 4270 1800 1000 150 2500 120 900 360 600 500 500 150 120 120 120 -0.150 ±0.000 1.000 2.800 3.520 4.120 2.500 -0.150 ±0.0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