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营养与慢性病.ppt

发布:2017-05-21约1.54万字共1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营养缺乏病的分类 不同人群:              儿童、青少年、成人及老年营养缺乏病 按原因分:              原发性营养不良            饮食中营养素摄入过活 继发性营养不良             其它原因或疾病导致的摄入不足 按营养素缺乏分类 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 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角膜软化、干眼病、脚气病、核黄素缺乏、癞皮病、坏血病、恶性贫血等。 矿物质缺乏 由矿物元素缺乏引起的缺乏病主要有:甲状腺肿及克汀病、缺铁性贫血、软骨病、克山病、锌缺乏症等。 营养缺乏病的原因 摄入不足 消化吸收不良 利用率下降 消耗量增加 需要量增加 营养缺乏病的发生过程 第一阶段:存储量减少期 第二阶段:生化改变期 第三阶段:临床表现期 临床表现 营养缺乏病的诊断 膳食史 人体测量 临床症状 生理生化分析 营养缺乏病的治疗 合理膳食 补充营养素的制剂 病因治疗 营养素平衡 循序渐进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蛋白质和(或)能量供给不足,不能使机体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时就会发生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症(PEM),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病。 分类                   水肿型 干瘦型 混合型 诊断 人体测量               11~13岁 BMI小于15.0         14~17岁 BMI小于16.5         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测量 临床检查 头发、口腔、皮肤、甲状腺、指甲 实验室检查 治疗原则 营养素的合理补充 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肥胖的危害 超重和肥胖的原因 临床表现 怕热、多汗、易疲劳、关节痛、肌肉酸痛、下肢浮肿、皮肤皱褶易皮肤炎、反应迟缓、活动困难、心慌气短、 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 心理问题 其它 1、理想体重与肥胖度 判断标准: 10% 消瘦 ± 10% 正常 11-20% 超重 20% 肥胖? 2、成人BMI分类 =体重(kg)/身高(米2) 18.5 消瘦 18.5 ?23.9 正常 ≥24 超重 ≥28 肥胖? 治疗目的 控制体重进一步发展 降低体重到一定水平,不一定到理想体重 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治疗原则   应采取多种方法结合,根据肥胖程度选择不同的减肥方法 超重: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适当控制饮食和运动 轻度: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能量1100~1600Kcal/d,坚持运动 中度:严格限制饮食;运动到一定强度;能量一般不低于1000Kcal/d 重度:住院治疗 治疗方法 核心:能量支出﹥能量摄入 饮食控制与运动治疗是基础 行为治疗有助于达到和维持减重目的 药物治疗是辅助手段 手术治疗不宜常规使用 营养治疗原则 控制膳食总能量: ﹥1200kcal 保证蛋白质供给:1g/kg 控制脂肪摄入量: 20~25% 适当摄入多糖类碳水化合物 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其它——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 运动疗法 减少饮食摄入与增加运动消耗相配合,有很好的控制体重的作用 3个月减少4~5kg为宜 常见的运动方式以有氧、耐力运动为宜 不同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 营养治疗 治疗目的 保持理想的代谢值,包括血糖、血脂血压 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健康饮食治疗和运动,改善营养状况 依照个体状况和文化差异,尊重个人意愿,调整营养需求 限制饮酒 限制钠的摄入 食盐小于6g/d 例题 患者王某,退休,男,60岁,身高165cm,体重70kg,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要求饮食治疗 理想体重 判断体重是否正常 判断活动强度 确定目标能量供给量 计算总能量 确定三大营养素比例 确定餐次和能量比例 确定食谱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嘌呤合成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      血尿酸升高   高尿酸血症、尿酸盐结晶、沉积   特征性关节炎、痛风石     间质性肾炎、尿酸肾结石       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畸形 危险因素 三、主要临床表现 多见:肥胖的中老年男性 女性:少,绝经期后 发病前:漫长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史 只有10~20%的人最终会发生痛风 痛风:发生关节炎和/或痛风石 (1)急性关节炎 首发症状 小关节红、肿、热、痛(刀割状) 起病急骤、多发于夜间同、拇指最常见 促发: 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