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社会历史观.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 6 郭勇 * “公务员热”的背后的思考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达141万人,是2003年的16倍;最热门职位的报考录用比例为国家能源局,达4961:1。 直接原因:就业压力、生活求稳、迎合现实 间接原因:依附权力、占据资源、雄居上层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还需要克服封建社会的历史残余影响,走很长的路 2010 6 郭勇 * (三)思想解放和自由 德国达豪集中营入口处的警世名言: 当一个政权开始烧书的时候,若不加以阻止,它的下一步就要烧人! 当一个政权开始禁言的时候,若不加以阻止,它的下一步就要灭口! 2010 6 郭勇 * “自由世界”没有绝对的自由 在美国,坐飞机说自己带炸弹是要坐牢的。 在德国,禁止任何支持 “第三帝国”的言论。 在法国,禁止女性公开场合穿穆斯林服装。 在瑞士,禁止在穆斯林清真寺修建宣礼塔。 2010 6 郭勇 * 新中国前30年的思想贡献 1)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 2)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持久战争思想; 3)三个世界的划分与和平共处原则。 2010 6 郭勇 * 新中国后30年的思想贡献 1)市场化经济与社会主义可以调和; 2)共产党政权与私有制度可以共处; 3)集权化体制与民主制度可以兼容。 2010 6 郭勇 * 《纽约时报》:中国成功八大理念 1、实事求是 ----既拒苏联集权模式,又拒西方民主模式 2、民生为大 ----纠正西方人权说教,强调最基本的人权 3、整体战略 ----反对民粹主义倾向,拒绝短期政治投机 4、开明政府 ----抛弃政府是恶思想,追求政府是善理念 2010 6 郭勇 * 5、追求良政 ----拒绝民主专制对立,强调良政恶政划分 6、择优选拔 ----让政绩考核合法性,使领导可上也可下 7、学习适应 ----善于学习别国长处,选择性适应性学习 8、和而不同 ----拒绝西方对抗政治,化解矛盾稳定发展 2010 6 郭勇 * (四)革命与改革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马克思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邓小平 我国新世纪的发展要靠深化改革 2010 6 郭勇 * 《汉正街》的历史变迁 1980年代,三无人员进汉正街 无户口者、无职业者、无地位者 1990年代,三岗人员进汉正街 下岗人员、待岗人员、失岗人员 2000年代,三高人员进汉正街 高学历者、高文化者、高素质者 2010 6 郭勇 * 当前农业改革的主要问题 1、生态恶化问题 2、土地制度问题 3、农民负担问题 4、企业转制问题 5、产业进程问题 6、结构优化问题 2010 6 郭勇 * 农业发展趋势 1、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工业化 2、以结构提升为特征的城市化 2、以体制转型为特征的市场化 3、以经济开放为特征的国际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我国当前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争取, 教育投入才达到多年前就一直提出 的目标:占GDP的4%! 教育兴则百业兴 教育强则民族强 2010 6 郭勇 * 2010 6 郭勇 * 历史悲剧的延续:等不了! 1887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向李鸿章建议进行教育改革, 他说:这是种子钱,必将带来百倍的收益。 李问:什么时候能够见成效? 他说:需要20年。 李答:我们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2010 6 郭勇 * 历史悲剧的延续:来不及 1898年,近代改革家王照对康有为进言:只有尽力多设学堂,改变风气,才能实行新政。 康有为则答:列强瓜分就在眼前,这条路如何来得及啊? 2010 6 郭勇 * 历史悲剧的延续:太慢了 1905年,严复与孙中山在英国伦敦会面,认为中国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革命非当务之急。 严复说: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将见之于乙,泯于丙将发之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着手,逐渐更新乎! 孙中山答: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吾乃实行家也! 2010 6 郭勇 *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 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 2010 6 郭勇 * 科技对生产方式的深刻影响 1)改变社会生产的要素构成 2)改变社会生产的实践形式 3)改变社会生产的基本结构 2010 6 郭勇 * 科技对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学习方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