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元月份语文月考试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2013学年度秋季学期九年级语文试题(1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成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煞白(shà) 簇新(zú) 慰藉(jí) 吹毛求疵
B.蓬蒿(hāo) 行辈(hánɡ) 滑稽(jī) 断壁残坦
C.干瘪(bǐe) 荣膺(yīng) 凭吊(píng) 天伦之乐
D.妖娆(ráo) 抽噎(yē) 腌臜(yān) 无精打彩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全体同学都认真听取并讨论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观看了杭州英雄司机吴斌的事迹报道后,我们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
C.为了避免火箭发射万无一失,在发射前,工作人员对火箭进行了仔细的检查。
D.今年“国庆”期间,我县旅游局接待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4、下列填入横线上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 ②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③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 ④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A.④ ① B. ② ③ C.② ① D. ④ ③
5、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其收集的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抒情性散文。其中《故乡》、《藤野先生》等代表作都出自这本集子。
B.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
C.《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D.《杨修之死》中的杨修恃才放旷,又加上曹操等忌才,是杨修之死的根本原因。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温庭筠的《武陵春》中“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B.范仲淹《渔家傲》中“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写的是秋天到了,西北边塞地区的风景与中原地区大不相同,衡阳地方的大雁飞走了,周围边塞的各种声音连同军中的号角一起响起。
C.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D.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的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7、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后人评价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B.《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C.《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以落花为喻,展示诗人虽已辞官,但仍思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D.《过零丁洋》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以比喻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而且蕴藏着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二、文言文阅读(17分)(一)(10分)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七里之郭(郭:外城)B.多助之至(至:极点)
C池非不深也(池:池塘)D.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9 A.扶苏以数谏故B.可以一战
C以刀劈狼首D.以为妙绝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选文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论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B.选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据事论理,论证严密,层次清楚。
C.选文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先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D.选文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极具说服力、感召力。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7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