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屋外配电装置架构基础施工方案003.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为保证本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及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目标的实现,特编制本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交流场出线构架基础图
2、图纸会检纪要及设计交底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GB 50202-2002
5、DBJ41/T057-2004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7、《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Q/GDW 183—2008)
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2010]19号) mm×4030mm, 5250mm×2750mm,基础一阶高度为800mm,二阶高度为1300mm。±0.00米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80.11米,承台基础底标高为-2.60m。基础下为100mm厚C15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下为300mm级配碎石垫层,换填范围见T0416-01图,碾压密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5。基础基坑采用土加碎石回填,土与碎石的体积掺和配比为2:1,压实系数不小于0.95。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头处理及锚入承台的要求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砼垫层强度等级为C15,基础、地梁基础砼强度等级为C30。
三、施工准备
1、认真熟悉图纸,熟悉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纪要,了解设计的具体意图,所使用的规范、规程等,熟悉操作规程和具体施工方法。
2、施工前,工长对施工队伍各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进行全员签字。
3、施工所需钢材等原材料,提前报出用量计划,根据工程进度依次进场,在施工开始之前各种材料准备充分且检验完毕。
4、工程施工所需周转用钢架管、模板、扣件等材料及时组织进入现场。
5、场地平整已结束,具备土方开条件。
6、施工机具已到位,并调试完成。现场施工用水、用电及施工道路已完成并具备施工条件。
7、劳动力已按时进场,并满足施工需要。
四、 主要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1.1、依据基础定位桩将轴线投设到基础砼垫层上,并用红漆做出“▼”标识,标高的引测必须以站区已测定的厂区方格网控制桩为基准,将标高引至基坑标高控制点上,并用红漆 做出“▼”标识,喷涂标高值。基础施工后,依据定位桩将轴线投设到基础上,并用红漆做出 “▼”标识。
2、土方工程
2.1、根据现场方格网定出基础轴线,放出基坑开挖线。基础采用独立基坑开挖的形式,放坡系数为1:0.75,施工作业面宽500mm,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顶300mm,剩余300 mm厚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时水准仪跟踪抄平,不得超挖。土方运至业主指定地点堆放。
2.2、承台下换填300mm厚级配碎石垫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5。换填范围见T0345-02图中。
2.3、基础基坑采用土加碎石回填,土与碎石的体积掺和配合比为2:1,压实系数不小于0.95。
2.4、土方回填前应及时办理地下工程隐蔽手续,及时清除基坑内的杂物,为下道工序做好施工准备。土料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Wop±2%范围内,最优含水量应通过室内击实试验确定。填土应分层回填夯实, 填土分层夯实的虚铺土厚度20-30cm,采用平板夯,局部采用立式夯机,按规定分层布置,在监理见证下,由专职实验员取试送样,检测土的干容重、压实系数,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继续回填。
3、基础垫层
基础垫层施工前,通知设计和监理到现场进行地基基础验槽,合格后再按照基础施工支设垫层模板,浇筑垫层砼。
4、钢筋工程
4.1、钢筋原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并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2、钢筋在成型前要做好调直除锈工作,并要严格按照配料单和有关规范进行成型。钢筋成型在钢筋加工车间进行,成型钢筋的品种、规格 、形状、尺寸要准确,分类堆放,挂好标识牌,钢筋下垫方木或砖垛,以防钢筋污染和锈蚀,检查无误后,填写半成品钢筋出厂合格证,并做好钢筋跟踪台帐,实行专人发料。
4.3、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前在垫层上用粉笔划出钢筋位置,然后进行排放,板外围两排钢筋的相交点采用逐点绑扎,中间部分钢筋相交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产生位移。钢筋绑扎丝扣一律向内倾倒,防止露出混凝土表面,造成锈蚀斑点。钢筋骨架尺寸应准确,钢筋绑扎完毕后,在钢筋下面及侧面垫1:3水泥砂浆垫块,确保底板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垫块间距不大于1000mm。
4.4、钢筋绑扎完毕后,应及时进行三级自检并准备好相关资料。三级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单位有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模板工程
5.1、架构基础模板统一采用优质覆塑胶合板,用50mm×100mm方木做背棱,Ф48钢管进加固,浇筑垫层时,在基础外,考虑模板、方木和钢管壁厚的位置上预留ф10的钢筋头,用以加固承台下口模板(如下图1)。一级台阶采用对拉螺栓进行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