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1年广州市人口状况.doc

发布:2017-06-05约3.8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州已处于人口红利末期 常住人口达1270.08万人,3个广州人有1个过江龙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1年05月17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十年来,广州常住人口规模相当于多了一个越秀区和一个海珠区的人口;家庭户人口规模缩小,总人口性别比上升,人口素质明显提高。昨日,广州市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普查结果显示,广州市在2010年11月1日0时(普查标准时点)的常住人口为1270.08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2.17%。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0时的994.30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75.78万人,增长27.74%,年平均增长率为2.48%,快于全国(0.57%)、全省(1.90%)的平均水平,但低于上一个十年(1990-2000年)的4.67%。   6万没有户口   在此次普查登记中,广州市登记到的户口待定人口有6万多人。《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不管有没有户口都要登记。   据悉,这6万多人多数是政策外出生、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登记常住户口,他们既有广州户籍人口生育的小孩,也有外来人口生育的小孩。此外,还包括了一部分手持户口迁移证、出生证、退伍证、劳改劳教释放证等情况的人员,同样被登记为户口待定。  222万白云区人口最多   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十区两个县级市常住人口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白云区(222.27万人)、番禺区(176.49万人)、海珠区(155.86万人)、天河区(143.24万人)、越秀区(115.73万人),增城市也突破了百万人口,为103.67万人,逼近百万的有花都区,为94.51万人。南沙和萝岗两个新区的人口最少,分别有25.99万人和37.37万人。   据统计,中心城区集中全市六成的常住人口,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城市发展新区。荔湾、越秀、海珠、天河、白云和黄埔6个中心城区的总人口为772.72万人,占60.84%。其中,越秀区人口最密,达34239人/平方公里。全市人口密度为1708人/平方公里,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337人增加了371人。 476万外来人口比重提升   广州市1270万常住人口中,常住的户籍人口有794万人,同十年前相比,增长19.76%,常住的非广州户籍人口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外来人口有476万人,增长43.81%。   目前,广州外来人口的增速高于户籍人口,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33.29%提高到37.48%,这成为广州人口总规模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   广州市统计局局长王旭东表示,2000年以来的十年间,广州常住人口增加了275万人,其中外来人口增加了145万人,外来人口的增量超过了全市常住人口增量的一半。增加的户籍人口中有1/3是自然增长,2/3是迁移增长。现在,广州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外来人口。   据悉,常住广州的外来人口中,来自省外的有300万人,其中,来自湖南的最多,有80多万,其次是广西,有40多万,来自湖北的超过35万,四川的有30多万,江西的超过26万,河南的超过22万。 1525万广州实际管理人口   此前,有媒体和政府部门对外宣称,广州实际管理人口1525万。这和1270万常住人口之间有何联系?   王旭东解释,据初步汇总,广州市此次人口普查登记户籍人口812万人,外来人口713万人,也就是说,普查时点登记的人口达到1525万人。但这1500万人并不能都算是常住人口,其中必须减去离开广州在外工作生活半年以上的户籍人口(约18万人),非广州户籍的外来人口,必须在广州居住并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也才能算为广州的常住人口(约476万人)。 ◥四大焦点 家庭规模缩小 养老模式需改变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368.4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006.9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1人减少0.48人,比全国户均3.1人少。   王旭东表示,受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生活观念转变、住房条件改善、人口迁移流动等因素影响,广州的家庭户结构以三口和两口之家为主,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已逐渐消失,政府部门对此需要高度重视,加快提升广州社会养老服务的能力。 外来男比女多 剩女问题仍存在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63.72万人,占52.26%;女性人口为606.36万人,占47.7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70上升为109.46。   王旭东表示,广州外来人口中男性比重较高,拉高了总人口的性别比。目前,广州户籍人口性别比在103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