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点拨】(秋开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的折射单元综合测试题 苏科版.doc

发布:2017-04-03约3.9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光的折射单元综合测试题 (45分 100分) 一、选择题(第题4分,共24分) 1.(2013,乌鲁木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放大的像 B.平面镜成缩小的像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D.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2.(2013,湖南株洲)如图4-1所示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  ) A.瞄准鱼下方叉鱼 B.放大镜 C.湖中的倒影 D.水碗中的筷子 3.如图4-14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透镜较远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缩小实像,然后只将蜡烛向透镜逐渐移近,那么( ) A.光屏上出现等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实像 C.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实像 D.透过凸透镜可能会看到放大的像 4.(2013,湖南永州)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5.(2013,山东潍坊)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妙无穷.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发生反射形成的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发生折射形成的 D.日食和月食现象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6.(2013,四川巴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置于透镜前3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像,现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 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 7.如图4-3所示,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______,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_______(填“深”或“浅”)一些. 8.(2013吉林)如图所示,不透明的容器中 有一只铁制玩具青蛙,人的眼睛在S位置时刚好看不到青蛙,这是 __________的缘故;向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水,眼睛就能够看到青蛙了,这是________造成的.9.图4-5为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光路图,由此图可知,反射镜是 度,折射角是 度. 10.(2013,苏州泰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cm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 cm.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_____________ . 三、解答题(11、12题各12分,13题10分,14题15分,共49分) 11.在图4-6中作出下列已经给出光线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和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径迹. 图4-6 12.(2013,四川自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4-7所示. (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 (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 的原理(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 (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 (填“近视”或“远视”).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12.00 24.00 倒立,放大,实像 2 16.00 16.00 倒立,等大,实像 3 20.00 13.33 倒立,缩小,实像 4 30.00 10.91 倒立,缩小,实像 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是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