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诊简答题精选.doc

发布:2017-06-04约9.22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诊简答题 绪论 中医诊断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法、诊病、辩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症结合 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诊法、辩证、诊断综合运用、病历书写等内容 诊断疾病时为何要四诊合参? 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临床表现可体现于多个方面,必须四诊合参,才能全面、详尽的获取诊断所需要的临床资料 望闻问切四诊是从不同的角度检查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各有其独特的方法与意义,不能互相取代 整体审察的法则对于诊病有何临床意义? 要了解病史、体质,家庭、环境、时令、气候等对疾病有无影响 通过诊法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时,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而不能只见到局部的痛苦。要从整体上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动状况,不仅应对局部的病状进行详细的询问、检查。而且要通过寒热、饮食耳边 望诊 望神的临床意义如何? 观察神的表面可以了解内脏精气盛衰的变化,从而推断出正气强弱、病情轻重和疾病的预后 得神、失神、假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如何? 名称 临床表现 意义 得神 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精神内含;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精气充盈,体健神旺,为健康的表现 虽病而精气未衰,病轻易治,预后良好 失神 分为精亏神衰(正虚)和邪盛扰神(邪盛) 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目光无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肉削著骨,动作艰难等(正虚) 神魂谵语,燥扰不宁,寻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然昏倒,双手握固,牙关紧闭等(邪盛) 脏腑精气亏虚已极,正气大伤,功能活动衰竭,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正虚) 气血功能严重障碍,气血津液失调,多见于急性病人,亦属于病重(邪盛) 假神 久病、重病患者 1)本已神昏或精神极度萎靡,突然神识清楚,想见亲人,语言不休,但精神烦躁不安; 或原本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但却浮光外露,目睛直视; 或久病面色晦无华,突然两 泛红如红妆等 或原本身体沉重难移,忽思起床活动,但并不能自己转动 或久病脾胃功能衰竭,本无食欲,而突然欲进饮食等 脏腑精气耗竭歹尽,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绝,属病危。常见于临终之前,为死亡的预兆 假神与病情好转有什么区别? 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假神的“好转”是突然出现的,一反原来的病态。于疾病本质不符,时间短暂且迅速恶化。多见于危重病人,是临终前的征兆 病情好转是集体逐渐恢复的过程,其精神好转是逐渐的,饮食渐增,并与整体状况好转一致 何谓神志异常?神志异常与神气不足有何区别? 神志异常就是神乱,是指神志意识错乱失常。神气不足即少神。 两者区别:a.神气不足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嗜睡健忘,目光乏神,双目少动,面色淡白无华,肌肉松弛,倦怠乏力,动作迟缓,少气懒言,食欲减退等。少神多因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退所致,多见于轻病或疾病恢复期的患者,素体虚弱者,平时亦多见少神。b.神志异常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淡漠痴呆,狂躁妄动,猝然昏仆等。神乱多因心神失养,痰浊蒙蔽心神,痰火扰神,肝风夹痰蒙蔽清窍等所致,多见于脏躁,癫,狂,痫等患者。 神气不足与得神、失神的关系如何? 神气不足处于得神和失神之间。得神即有神,说明精气充盛,体健神旺,是健康的表现,若有病,也是病多轻浅,预后良好;失神即无神,可见于久病虚衰或邪实神乱的重病患者,是机体生理功能严重受损,病情危重的体现;而神气不足处于两者之间,正气不足,精气轻度受损,脏腑功能减退所致,多见于轻病或疾病恢复期的患者,素体虚弱者,平时亦多见少神。 癫、狂、痫的神态有何异同? 神志失常是癫、狂、痫的共同表现 但三者表现又各不相同。如表情淡漠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继则精神呆滞,哭笑无常的,是痰气凝结,阻蔽心神的癫病。烦躁不宁,呼号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的,多属痰火扰心的狂病。突然昏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搐,口作异声,醒后如常,为痰迷心窍,内动肝风的痫病。 何谓常色?常色分哪两种类型? 常色指健康人面部皮肤的色泽,分为主色和客色 何谓善色、恶色?有什么临床意义? 含义 临床意义 善色 病人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 病变尚轻,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其病易治,预后较好 恶色 病人面色异常,且枯槁晦暗 病变深重,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其病难治,预后较差 五色各有何临床意义?(以下两者解释要哪一类型的 色 临床意义 青 筋脉阻滞。气血不通////////////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赤 主热,有实热与虚热之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