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环节一览表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4
PAGE 16
实践教学环节一览表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总学时/周数072711601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555周072711602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151周072711603大地测量学实习363周07271160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实习262周072711605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262周072711606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161周072711607工程测量学实习373周072711608测量程序设计课程设计272周072711609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171周072711610毕业实习888周072711611毕业设计67、812周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数字测图认识实习使学生了解从图根控制到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生产作业的基本过程,使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方式
本项实习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4~6人,共分8组;每实习小组设正、副组长各一人,组长负责本小组的日常工作、与指导教师联系,传达与贯彻实习指导老师的工作安排;副组长负责保管本组测量仪器和测量资料。
三、实习内容
(1)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实习动员,领取仪器、工具,全站仪的检验和操作练习;
(2)图根控制网的布设:搜集资料,测区踏勘、实地选点埋石;
(3)图根控制测量:图根导线平面控制测量的内外业工作,水准测量的内外业工作(或三角高程测量的内外业工作);
(4)碎部测量;
(5)数字地形图的编辑和整饰;
(6)整理实习成果、资料,编写实习报告,实习考核。
四、实习时间安排及学分
实习时间为5周,学分5分
具体时间安排见下表:
序号实 习 内 容时间 (天)1实习动员、实习准备、测区踏勘、选点、布网22图根控制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测量)53水准测量33碎部测量104数字地图编辑35编写实习报告16测量成果的整理、实习考核1五、实习考核办法与内容
1.考核方法:
根据考核结果,每个学生的实习成绩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分别给出。
2.考核内容:
1)实习态度、责任心、主动性;
2)测绘工作的能力;
3)出勤;
4)协作精神及协调能力;
5)实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6)小组实习成果质量;
7)实习报告编写;
8)实习测试成绩;
注:实习测试形式分为操作和口试两种,测试内容及形式由实习指导教师具体确定。
撰写人: 李 博 审核人: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努力,同时也鼓励学生创新。
二、实习方式
学生根据课程设计指导书对设计题目、设计内容、设计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自主选择课题,自主设计内容,最后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软件和论文。
三、实习内容
本课程设计选题范围为:1、水准网、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导线网条件平差、间接平差理论与方法的研究;2、水准网、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导线网条件平差、间接平差程序设计;3、水准网、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导线网精度分析与精度评定理论与方法的研究。4、应用水准网、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导线网条件平差、间接平差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四、实习时间安排及学分
1周,1学分
五、实习考核办法与内容
设计可以分为三类:论文类,要求上交论文,算例;程序类,要求上交程序设计说明书、程序清单、算例;应用类,要求上交设计说明书。考核成绩按百分计,考核内容如下:
题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0分)
公式的正确性(20分)
平差实施细则的全面性和合理性(20分)
提交材料的规范性(20分)
是否抄袭(20分,如发现全部内容均为抄袭,成绩为不及格)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赵长胜等,《测量平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
参考资料: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平差教研室,《测量平差基础(第三版)》,测绘出版社,1996年。
赵长胜,《空间数据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撰写人: 审核人:
大地测量学实习
一、实践目的与要求:
进一步了解所学专业的性质,增强学生的献身测量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巩固已经学过的书本知识,建立控制测量的空间概念;提高实践技能,学会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实践方式
一个小组为一个测量单位,在测绘学院泉山校区实习基地进行实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