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要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据库要点
第一章
概念:
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描述事务的符号记录,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与语义不可分。
数据库管理系统: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获取和维护数据。主要功能有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组织存储管理功能。
数据库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数据模型:数据库中用来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的工具,是数据库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作用是精确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完整性约束条件。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3部分组成。
外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用户的数据视图。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内模式是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是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发生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作相应的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不必改变,保证数据和程序的物理独立性。数据和程序的逻辑独立性是挡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作相应的改变,可以是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和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备注:
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数据冗余。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义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是:数据共享、数据独立、减少数据冗余、避免数据不一致、加强数据保护
数据库最大的特点是数据的三级抽象(内模式、模式、外模式)和二级独立性(物理数据独立性、逻辑数据独立性),三级抽象优点是使用户抽象处理数据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具体表示和存储方式。
第二章
概念:
1、选择:查询年龄小于20岁的学生
σSage 20(Student)
2、投影:查询学生关系Student中都有哪些系
πSdept(Student)
连接:一般连接,等值连接,自然连接(去掉重复列),外连接(补NULL),左外连接(保留左边关系),右外连接
除
综合: 查询选修了2号课程的学生的学号。πSno(σCno=2(SC))
查询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号码和姓名。
πSno,Cno(SC)÷πCno(Course) πSno,Sname(Student)
备注:
关系模式的定义格式:关系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n),定义主要包括关系名,属性名,属性类型,属性长度,关键字
关系代数运算中传统的集合运算有笛卡尔积、并、交、差;基本的运算是并、差、笛卡尔积、投影、选择(连接、除、交);专门的关系运算有选择、投影、连接
第三章
概念:
基本表:本身独立存在的表,SQL中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基本表,一个(或多个)基本表对应一个存储文件,一个表可以带若干索引
存储文件:逻辑结构组成了关系数据库的内模式,物理结构是任意的,对用户透明
视图:
建立一个“课程”表Course
CREATE TABLE Course
( Cno CHAR(4) PRIMARY KEY,
Cname CHAR(40),
Cpno CHAR(4) ,
Ccredit SMALLINT,
FOREIGN KEY (Cpno) REFERENCES Course(Cno)
);
5、建立一个“学生选课”表SC
CREATE TABLE SC
(Sno CHAR(9),
Cno CHAR(4),
Grade SMALLINT,
PRIMARY KEY (Sno,Cno),
/* 主码由两个属性构成,必须作为表级完整性进行定义*/
FOREIGN KEY (Sno) REFERENCES Student(Sno),
/*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Sno是外码,被参照表是Stud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