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时间知觉,,,..doc

发布:2017-01-03约4.1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心理学报告 时间知觉的影响因素 专业 : 心理学 班级 : 师范 学号 : 10130330113 姓名 : 魏楠 性别 : 女 摘要:实验采用复制法,旨在检验各种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检查自我估计在时间中的作用,检查不同的刺激方式对估计时间的影响。采用了2(有反馈、无反馈)×2(连续光、闪烁光)的被试内实验设计,以四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在有无反馈条件下以及刺激呈现方式对时间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1)刺激呈现类型在时间估计中存在主效应,在闪烁光条件下,时间的估计误差值要高。(2)有无反馈对时间知觉没有影响(3)有无反馈与刺激材料呈现方式的交互作用对时间知觉也没有显作用。 关键词:时间知觉 反馈 呈现方式 1.引言 在物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可以从不同观点来解释时间的性质,或认为时间是客观的,或认为时间是主观经验。人的时间知觉和动物的时间定向有着本质的不同。人的时间知觉具有意识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特别是人能利用时间标尺来知觉时间。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在控制着我们对于时间的知觉呢?研究指出,物理钟、生物钟、和心理钟在控制着我们对于时间的知觉。 物理钟和计时工具 人在知觉时间时,利用各种各样的标尺,日历、钟表、节拍器,包括原始的敲更等等。这些就是人类制作的划分时间的标尺,这些工具对于人们知觉时间的顺序和估计时间的久暂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即使当人们没有划分时间的工具可以利用时,仍然可以在思想上利用时间标尺(例如默数)。这叫内在时间标尺,内在标尺的利用是和一个人过去的实践经验密切联系的。 生物钟 生物钟的存在是时间知觉的生物基础和生理基础。什么是生物钟,哪些因素影响生物钟呢?早在1933年和1935年Hoagland就假设在生物体内存在着内部的生物钟和计时器。他认为,可以假设在脑中存在着一个内部钟或计时器,该钟控制着新陈代谢的速度和主观时间的节奏。而该钟的“的嗒”声就表示着内部产生的周期性事件,如从周期性的生理化学事件、睡眠与觉醒事件、24小时为单位的昼夜节律我们生活,直至月经周期等。 心理钟 心理钟是表示时间的意识经验。一般来说,有时物理钟和心理钟之间存在这不相应的地方。比如,对5秒的时间间隔(称为长间隔)人们往往少估;而对于短时间间隔,如在1秒以下,又往往多估。一般地人对0.7秒(即700毫秒)的时间间隔既不多估,也不少估。这种情况称为无差别间隔,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的物理和心理的估计相等。 对于生物钟和心理钟之间的关系,一般的,当生物钟拨快时在心理时间单位上的大小上有所减少,于是我们倾向于对通过的时间的多估。当生物钟拨慢时,心理时间单位的大小会有所增加,于是我们倾向于对通过的时间爱你少估。为此可以引导出生物钟对心理钟有控制作用的结论。 那么用什么方法来探索人类时间知觉的规律性呢?研究时间知觉的差别阈常采用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时间间隔呈现的方式有两类:一类是一段空的时间间隔,例如,光闪一下,隔一段时间后再闪一下,把两次闪光之间的时间间隔作为标准刺激或者变异刺激;另一类是刺激延续一段时间,以刺激延续时间的久暂作为标准刺激或者变异刺激。 人类分辨最准确的时间间隔能力,大体在0.2--2.0秒范围内,时间知觉的相对差差别阈值约为10%,6--30秒范围内,相对差别阈值为20%--30%不等。 关于时间知觉的差别阈值的实验结果表明,短的时间间隔容易被高估,产生正的常误,长的时间间隔容易被低估,产生负的常误。在他们之间,有个从高估到低估的转折点,即不被高估,也不被低估,成为无差别点。这个无差别点大致在0.755秒处. 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时间知觉呢?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通过被试内设计研究了有无反馈以及闪烁光还是连续光对于时间知觉的影响。 2.实验方法 2.1被试 本实验被试来自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2014级本科班。共有4名被试,19岁,矫正视力正常。 2.2仪器与材料 仪器:听计算机以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材料:光刺激(灯泡发光时变红),呈现方式有连续光和闪烁光。 2.3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2(有反馈、无反馈)×2(连续光、闪烁光)的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有无反馈和是否是连续光两种,因变量为时间知觉的判断误差。 测试顺序 被试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1 无A 无B 有A 有B 2 无B 无A 有B 有A 3 有A 有B 无A 无B 4 有B 有A 无B 无A 注:无、有代表有无反馈;A代表连续光B代表闪烁光 2.4实验步骤 被试单独进行测试。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时间知觉(无反馈)”单击呈现实验简介。点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窗口。进行参数设置。实验材料:连续光; 实验次数:15 ;间隔时间(秒):2;预备时间(秒):1,刺激呈现时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