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南省对口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刘月香).doc

发布:2017-04-22约1.18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4 湖南省对口高考模拟试卷(二) 总分:120分,考试时量: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秋天,( )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好的;( )啊,北国的秋,( )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1.语段中的词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浑浑沌沌(tún) 落蕊(ruǐ) B.点缀(zhuì) 潭柘寺(zhè) C.细腻(nì) 疏疏落落(shū) D.一椽破屋(chuán) 驯鸽(xùn) 2.语段中划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落寞 浑浑沌沌 B.深沉 皇城人海 C.雕得慢 饱尝 D.赏玩 疏疏落落 3.下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无论 都是 但 却 B.不管 都是 但 却 C.不管 总是 可是 却 D.无论 总是 可是 却 4.语段中的四处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C.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D.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B.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C.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D.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 6.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朝代)、体裁搭配不 恰当的一项是( ) A.《故都的秋》——郁达夫——现代——散文 B.《荷花淀》——孙犁——现代——抒情散文 C.《项链》——莫泊桑——法国——短篇小说 D.《致橡树》——徐志摩——现代——诗歌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7、8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 焦郁 春雪空濛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注】惊:惊蛰,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7.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两首诗都是描写初春的雪景,惜景抒情。 B.韩愈诗首联写出了诗人盼春喜春的心情。 C.焦郁诗首联写出了山村春雪迷漫的景象。 D.两首诗的尾联都借春雪抒发了诗人伤春惜时的情怀。 8.下列与两首诗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首诗的首联都是对偶句。 B.两首诗都是首句入韵。 C.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