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浮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1精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绝密★启用前
2014-2015学年度浮山中学学校期中考试考卷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大气是环境要素之一,大气质量的评定,主要按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量来衡量,以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程度为尺度。读图(海陆间热力环流图)回答各题。
1.图中
A.甲图为夜间海陆大气环流 B.乙图为白天海陆大气环流
C.海陆风会降低甲城市大气中的污染物 D.海陆风会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
2.改善甲城市大气质量的有效办法是
①完善环保法律 ②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③调整工厂开工时间
④城市周边地区相互合作共同加大监管力度 ⑤将污染企业迁移到城市郊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3.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北京出现了久违的蓝天,一些网民称其为“APEC蓝”。读2014年11月13日北京PM2.5污染物排放构成图,要使美丽的“APEC蓝”成为“新常态”,以下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禁止外地机动车进入
C.全面关停污染企业 D.洒水车日夜不停工作
下图为内蒙古生态区划分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4.生态区从I到III
A.植被依次为荒漠、草原、森林
B.降水量和气温逐渐增加
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D.气温的日较差逐渐增加
5.为治理生态区I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最主要的措施是
A.退耕还牧 B.退耕还湿
C.植树造林 D.提高单产
6.图中甲、乙、丙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生态破坏、荒漠化、水土流失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各题。
7.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
8.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源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各题。
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1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自武威以西……地广人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汉书·地理志》)。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1.该段文字描述的区域
①深居大陆腹地 ②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③森林广布 ④地表千沟万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该段文字描述的区域最常见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过度放牧 D.盲目开垦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3.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
C.水土流失 D.全球变暖
14.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15.下图为我国癌症村分布密度示意图,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城市化水平 B.地质条件
C.环境污染 D.人口密度
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包括PMIO(直径≤10 微米)及细颗粒物PM2.5(直径≤2.5微米)等,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城市某年冬、春、秋三个季节PM10、PM2.5浓度的空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甲、乙、丙分别位于
A.住宅区、城市主干道旁、风景区
B.风景区、住宅区、城市主干道旁
C.城市主干道旁、风景区、住宅区
D.城市主干道旁、住宅区、风景区
17.图中冬季PM1O污染物浓度较其他季节高的原因是
①降水少 ②风力弱 ③工业粉尘排放多 ④燃煤取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我国某区域1950年和2000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8.图示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