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明挖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发布:2017-01-02约4.5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明挖基础施工 一、工艺概述 本工艺适用于无水或少水基坑基础施工。 二、 作业内容 本工艺主要作业内容有: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放坡开挖、基坑排水、模板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施工、基坑回填等。 三、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四、 工艺流程图 4-1明挖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 五、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 (一)、施工准备 1.根据地质和水文条件,制定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石质地层开挖的爆破设计,编制单项施工组织设计,向班组进行书面的一级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2.基础开挖前,必须对基坑围护范围及外围周边以内地层中的地下障碍物进行勘探、调查,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3.施工地段是否有场地可供钢筋加工制作、施工设备停放、施工车辆进出和土方材料堆放,如场地不能满足,则必须选择土方侧运和其他的情况。 4.落实施工方法、施工设备、施工技术,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确定设计方案,使设计施工方法适应当地的情况。 5.施工放样:测定基坑纵、横中心线及高程水准点后,按边坡的放坡率放出上口开挖边线桩,并撤出开挖灰线。放样完毕后,监理驻地工程师复核、签认手续。 6.开挖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操作、安全二级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 (二)、基坑开挖 明挖基础采用直接挖土的方法开挖基坑,到岩层可采用风镐开挖配合控制爆破开挖。先初步放样,划出基础边界(含放坡),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人工清理四周及基底,并找平。 基坑的开挖尺寸要求根据基础的尺寸、支模及操作的要求,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的需要等因素来进行确定。基坑下口开挖的大小应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渗水的土质,基底平面尺寸可适当加宽50cm~100cm,便于设置排水沟和安装模扳。若进入岩层,根据设计要求可以直接开挖成设计尺寸大小,原槽浇注混凝土。 基坑的开挖坡度以保证边坡的稳定为原则,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深度,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当基坑坑壁不易稳定或放坡开挖受场地限制,或放坡开挖工作量大不经济时,可按具体情况采取加固坑壁措施,如挡板支撑,钢板桩,锚杆支护或土钉墙。基坑顶面应设置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基坑内若有大量的涌水时可采用挖宽基坑,并在四周设排水沟,用集水井统一排水的方式,如下图所示: 5-1明挖基础排水示意图 1. 一般要求 ① 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开挖方案。 ② 挖方的进度安排应使坑壁的暴露时间压缩至最短。 ③ 开挖作业,应与结构物施工的有关要求配合施工。 ④ 明挖基础若发现基底存在软硬不均匀现象,应进一步探明,一般应下探2~3米,并将结果及时通知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 2. 开挖 ① 基坑开挖开始之前必须先检查、测量基础平面位置和现有地面标高。在未完成检查测量前不得开挖。为便于开挖后的检查校核,基础轴线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 ② 基坑周围不得堆放建筑材料、设备和危及基坑安全以及影响既有线安全运营的杂物。 ③ 所有挖方中挖出的材料,如果适用,可用作回填或铺筑路堤;否则应运输至指定的地点堆码。 ④ 必要时,挖方的各侧面特别是高边坡应始终予以可靠的支撑和临时防护。 ⑤ 所有挖方都应始终保持良好的排水,在挖方的整个施工期间都不致遭受水的危害。凡低于已知地下水位的地方进行开挖时,必须预先确定排水方法以及为此而采取的各项措施。 3. 基坑的放坡开挖 根据地质条件、水文资料、开挖深度、现场的具体情况,允许放坡开挖,且放坡开挖工作量不大、比支护开挖较经济时,拟采用放坡开挖基坑。 测量放线:用全站仪测出基础纵、横向中心线,放出上口开挖边线桩,边坡的放坡率可参照下表: 表2.1.5-1不同土质的边坡放坡率表 开挖作业方式以机械作业为主,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运输作业辅以人工清槽。挖土应外运或远离基坑边缘卸土,以免塌方和影响施工。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5m时,应将坑壁坡度适当放缓或加设平台。基坑开挖应连续施工,避免晾槽,一次开挖距基坑底面以上要预留20~30cm,待验槽前人工一次清除至标高,以保证基坑地基承载力不受到影响。 4.坑壁的支护 坑壁的支护方式主要选用下面方式: ① 档扳支撑:适用于基坑断面尺寸较小,可以边挖边支撑的情况,档板可竖或横立,板厚5一6cm,加方木带,板的支撑用钢、木均可。 ② 喷射砼护壁是一种常用的边坡支护方法,在人工修整过的边坡上采用砼喷射机喷射砼,厚度一般为5~10cm(或特殊设计),喷射法随着基坑向下开挖1.0~2.0m,即开始喷射砼护壁,以后挖一节喷一节直到基底,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