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8高考化学基础知识练习五.doc

发布:2016-12-28约5.3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8高考化学基础知识练习五 1.发生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C(s)+H2O(g)=CO(g)+H2(g);△H0 B.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H2O(1)+8H2O(1);△H0 C.CaC2(s)+2H2O(1)→Ca(OH)2(s)+C2 H2(g);△H0 D.CH4(g)+2O2(g) →CO2(g)+2H2O(1);△H0 A.B. C.D.KOH溶液共热 4.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C.OH-溶液pH变小 D.NH4Cl,ZnCl2作电解液(其中加入MnO2氧化吸收H2),电极反应可简化为:Zn—2e=Zn2+ 2NH4++2e→2NH3+H2(NH3可用于结合Zn2+),根据上述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干电池中锌为正极,碳为负极 B.干电池工作时,电子由碳极经外电路流向锌极 C.干电池长时间连续工作时,内装糊状物可能外流出腐蚀电池 D.该干电池可以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和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6.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7.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溶液,有关该电池叙述正确的是D A.该电池工作时产生浅蓝色火焰 B.H2为正极,O2为负极 C.该电池工作时溶液的pH不断增大 D.负极反应式4OH—+2H2=4H2O+4e— 8.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制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用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10倍,有关此电池的叙述不完全正确的是B A.正极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 B.负极电极反应式:CH3OH+6OH--6e-=CO2+5H2O C.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降低 D.当外电路通过1.2mol 电子时,理论上消耗甲醇6.4g 9.右图是2004年批量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所用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左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处通入的物质是甲醇B.右电极为电池的负极,b处通入的物质是空气 C.负极反应式为:CH3H+H2O-6e-=CO2+6H+ D.正极反应式为:2+2H2O+4e-=4OH- 10.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由美国西屋(Westinghouse)公司研制开发的。它以固体氧化锆一氧化钇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 )在其间通过。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A.有O2参加反应的a极为电池的负极 B.有H2参加反应的b极为电池的正极 C.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D.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11.一种新型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发电效率而倍受重视。现有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一极通CO气体,另一极通O2和CO2的混合气体,制作650℃时工作的燃料电池,其电池总反应是2CO+O2=2CO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通CO的一极是电池的正极 B.负极电极反应是:O2+2CO2+4e-=2CO32- C.熔融盐中CO32-的物质的量在工作时保持不变 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12.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镍(Ni)镉(Cd)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碱性电池,至今仍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但由于镉是致癌物质,故镍镉电池有逐渐被其它可充电电池取代的趋势。镍镉电池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溶液,电池在充、放电时的工作原理为: Cd(s)+2NiOOH(s)+2H2O(l) Cd(OH)2(s)+2Ni(OH)2(s) 下列关于镍镉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D A.电池工作时的负极反应是:Cd(s)+2OH-(aq)=Cd(OH)2(s)+2e- B.充电时的阳极反应是:Ni(OH)2(s) +OH-(aq)=NiOOH(s)+H2O(l)+e- C.作为电解池时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作为原电池时电解质溶液质量减少 D.电池工作时,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