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物理基础概念、公式大全.doc

发布:2017-06-07约1.54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3、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4、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①介质种类。②介质温度。 记住:在空气中15℃速度340m/s。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3、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 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既频率有关。 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蝙蝠、海豚可发出)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大象)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响度跟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声音的特色。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4、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振动发声,鼓皮绷的越紧,振动的越快,音调就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幅就越大,响度就越大。 弦乐器:二胡、小提琴和钢琴为例:弦振动发声,弦短而细、绷紧的音调高。 管乐器:长笛、箫为例:空气柱振动发声,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空气柱越短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得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得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③在人 耳处减弱噪声。 五、?声的利用 1、声能传递信息:雷声、B超、敲击铁轨等 回声定位:蝙蝠 声呐:根据回声定位。 2、声能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碎石 第二章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传播: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 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4、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或3×105?km/s。 5、光年:(长度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两种光的反射:①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 (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 ②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四、球面镜(1)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 (2)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 光平行射出。(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 五、?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