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投稿人民银行支付业务创新的社会功效分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经济学论文投稿人民银行支付业务创新的社会功效分析
在我国,非现金结算直到20世纪90年代,仍是普通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长期以现金
结算为主,社会呼唤平民化的支付结算时代尽快到来。
摘要:2000年以来人民银行主导建立或倡导开展的支付结算创新对我国当代支付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升起着积极的甚
至是基石性的作用,但有些系统的开发及应用达不到当初设想的效果,央行应该针对社会的评价来了解相关创新业务
的社会功效,在今后的支付业务创新中规避误区,从而有效推动支付业务创新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经济学论文投稿,人民银行,支付业务,业务创新
一、支付结算的沿革和创新方向简介
(一)支付结算沿革
众所周知,人类起初的结算是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换,非常不方便;待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出现以后,人们的买卖才
变得方便起来,围绕货币的结算才逐步发展起来。总的来说,从古代至近代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现金结算仍是主旋律
。待现代意义的银行诞生之后,逐步出现了转账支票、汇票、信汇、电汇等非现金结算手段,结算工具和方式才丰富
起来,当然其间的每一次变革传递出的都是支付结算的创新和再创新。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内和国际社会(加入国际支付组织)对现代支付结算的需要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
自2000年以后加大了推广现代化支付结算的力度和业务创新的步伐。我国经历着由传统结算手段向现代化手段的快速
变革,支付结算工具和手段由传统的“三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向电子商业汇票、大小额支付、银行卡
、网银、电话银行等新的支付工具和手段转化。支付结算工具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带给广大群众的是越来越方便、快
捷、安全的支付服务。城乡百姓无论是粮食综合补贴、城乡低保养老金发放还是缴纳话费、水电费等等都离不开银行
卡结算,信用卡消费、网银支付、电话转账、校园(一卡)通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支付结算的创新给中国老百
姓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现代化的支付结算。
(二)支付业务创新的方向和目标简介
(1)创新方向。支付业务的创新一定要有明确的方向,那么我国今后一段时期支付业务的创新方向是什么呢?人民
银行总行刘士余副行长在2013年支付清算论坛上的指出:支付创新应该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创
新的时效。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注重实现社会价值和市场效益的有机统一。当前,要积极通过创新和研发符合市场
需求的产品,在提高百姓的支付便利性、减少流通成本、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和服务小微企业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
(2)创新目标。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城乡支付建设,加快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步伐,开展各种支付业务创新的尝试,
以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坚定社会公众对货
币及其转移机制(支付清算体系)的信心,为公众提供优质、方便、高效、安全的结算为根本目标。
二、对南阳市支付业务创新的基本情况调查
2013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笔者对辖内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企业、各银行的高端客户进行了问卷调查或电话征
询。就2000年以来人民银行建立或倡导且在运行的支付结算创新业务中,从业务影响力、实用性、社会认知度三个方
面进行了调查。以五星为最高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征询、现场调查、网上调查等形式收集了1621份各类反馈信
息,对现行相关支付创新业务进行一个基本的社会功效评价。
三、社会功效评价
(一)大、小额支付系统
自2004年大额支付系统和2006年小额支付系统在全国开始逐步运行以来,已构成了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高速公路主
干网,是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躯干和基石,无论从业务影响力、实用性和社会认知度等方面都受到全社会的高度评
价,为我国支付系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南阳市自2005年大额支付系统和2006年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后,业务量不断增长,为全市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提供了
全面的支付结算服务。截至2013年8月底南阳市本年度大额业务累计发生1076.36万笔,人民币近48万亿元;小额业务
量的近3倍。
(二)账户管理系统
2005年开始运行以来,对有效制止违规多头开户、逃废银行和企业债务、财务违规和犯罪、洗钱犯罪等起到了不可估
量的作用,是人民银行加强自身管理职能,建立综合监管体系的重要一环。但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
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