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风险评价..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 绩 课程名称 现代项目管理模式评卷人学号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专 业: 水利工程年 级: 2014级 姓 名: PPP模式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摘要:为准确评价PPP模式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风险等级,有效防范风险事故,应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系统分析风险因素,构建了风险指标体系;然后运用AHP确定全局权重;最后,根据专家打分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评价矩阵。通过算例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关键词:PPP;风险;灰色模糊;AHP0引言PPP项目融资方式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越来越受到青睐,通过民营资本的介入不仅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更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项目的效率。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民营资本投资就出现于我国的高速公路、电厂和水厂等项目中,当时大多采用BOT模式,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北京的申奥成功,PPP模式在我国众多基础设施项目和一些奥体场馆项目中又得到进一步的应用。我国很多的PPP项目是成功的,解决了我国基础设施落后又缺乏建设资金的问题,提高了效率。但是也不可否认,由于PPP模式是一种新生事物,我国的政府和民营机构普遍缺乏经验,PPP我国的应用也遇到了诸多实际问题,所以也有许多项目遇到了较大问题甚至失败。在PPP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风险管理对项目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对于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而言, 很有必要详尽地评估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的潜在风险。Dirk Daube[1]对PPP 模式在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融资形式进行对比研究,分别描述了 PPP 融资主体的优劣势。Li[2]以PPP项目的内外部环境为基点,把风险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Martin Loosemore[3]基于风险与项目的相关性将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为项目风险和一般风险,项目风险是项目微观环境或项目管理方式所引起的风险,一般风险不与项目直接相关,但对项目却有着重大影响,与项目的宏观环境有关。范小军[4]基于国内外基础设施PPP项目存在的风险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将风险分为了七大类、33个风险指标。王振坤[5]将基础设施PPP项目存在的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何涛[6]基于模式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风险分担合理化研究中,构建了基于随机合作博弃理论的风险共担最优比例决策模型。上述学者对于风险管理的理论方法的研究较为成熟,也较好的应用于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管理中。但是相关的定量研究方法由于数据不充分,在管理应用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7] 本文识别了基础设施PPP项目管理过程的风险,并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层次划分,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风险重要度进行评价排序,罗列了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应对措施。1 PPP模式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风险因素识别任何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都和项目本身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有关,这些不确定性的来源主要源于这样三个方面:项目外部环境的因素、项目主体的决策以及项目内部设施的影响。其中,项目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是指项目所在的外部自然环境(如气候、地质等)和宏观环境(如政策、经济以及法律等);项目主体决策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在项目过程进行中项目主体的各种决策活动,这些决策的不确定引起了结果的不确定;项目内部设施的不确定性是指与项目涉及的所有基础设施器械在使用过程当中的不稳定变化;这三个方面不确定性因素的共同影响,产生了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本文站在项目层面上,将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为建设风险、运营风险、设计风险、合作关系风险,构建风险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图1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2 PPP模式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模型构建2.1 指标权重的确定(1)根据专家的评估构建判断矩阵。(2)进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并分别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过上述步骤的计算,可以得到工程项目群中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向量。2.2构建灰色模糊评价矩阵将风险评价灰类分为很严重风险、严重风险、较严重风险、中等风险、轻微风险5个等级,各灰类的阀值为1、3、5、7、9,其中2、4、6、8为相邻两等级的中间状态,10为完全无风险状态, 0为崩溃状态。根据灰色聚类理论得到5个灰类的白化权函数: (1) (2) (3) (4) (5)式中为第i为专家对风险j的评价打分。由(1)—(5)式求解灰色统计数与总灰色统计数:由(6)、(7)式可得风险因素评价修正指标对应第e个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权值: (8)则工程项目群风险的灰色模糊评价矩阵A为:将工程项目群风险因素的权重向量W与灰色模糊评价矩阵A相结合,得到工程项目群风险等级评价向量B: (9)结合工程项目群风险等级标准,计算工程项目群风险综合评价值D: (10)3 算例假设10位专家对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评价得到的风险因素的权重向量W、专家判断的样本矩阵V:W=[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