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地基处理及加固 ;(一)砂地基和砂石地基
用砂或碎石作为回填料的地基。其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优点。适用于处理透水性强的软弱黏性土地基。不宜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和不透水的黏性土地基。
1.构造要求
厚度一般根据地基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之和不大于同一标高处软弱土层的容许承载力确定。一般为0.5m~3.0m。 ;(2)宽度
宽度除要满足应力扩散的要求外,还要根据地基侧面土的容许承载力来确定,以防止地基向两边挤出。一般情况下,地基的宽度应沿基础两边各放出200~300mm,如果侧面地基土的土质较差时,还要适当增加。
2.材料要求
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所选用的砂石料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含泥量不应超过5%,兼作排水地基时,含泥量不应超过3%,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3.施工要点
(1)验槽、清除杂物,边坡稳定,处理洞、沟、坑穴。
(2)宜在同一标高铺设,如深度不同,应先深后浅。分层填筑接头错开,并注意搭接长度且作成踏步槎或阶梯状。
(3)人工级配的砂、石材料,拌和均匀,再铺填捣实。
(4)控制每层铺土厚度(教材P63表2-1)
(5)回填应在基坑底面干燥时进行。
(6)冬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冻结。;4.质量检查
(1)环刀取样法
(2)贯入测定法;(二)灰土地基
用按一定体积比配合的石灰和粘性土拌和均匀 回填夯实或压实而成的地基。其具有一定的强度、水稳定性和抗渗性。施工工艺简单、取材容易、费用较低。
1.构造要求
(1)厚度:同砂地基。
(2)宽度:一般为灰土顶面基础砌体宽度加2.5倍灰土厚度之和。 ;2.材料要求
宜采用粘性土和粉土。使用前应过筛,粒径不得大于15㎜。熟石灰粒径不得大于5㎜。灰土的配合比一般为2:8或3:7。
二、重锤夯实地基
自学
三、强夯地基
自学
四、振冲地基
自学;第二节 浅埋式钢筋砼基础施工 ;(3)地板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有地基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宜小于35mm,无地基时不宜小于70mm。
(4)插筋的数目与直径应与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相同。锚固及搭接长度按规范执行。
2.施工要点
(1)验槽挖去软弱土层并回填,清除杂物、积水等,立即浇筑地基混凝土,以免扰动地基土。;(2)弹线、支模。铺水泥砂浆垫塞钢筋网片,保证位置正确。
(3)清理模板并浇水湿润。
(4)混凝土分层连续浇注。
(5)斜面部分模板分段支设顶压紧。
(6)插筋固定保证位置正确。
二、杯形基础
常用做钢筋混凝土预制柱基础,其形式有一般杯口基础、双杯口基础和高杯口基础等。 ;1.构造要求
(自学)
2.施工要点
(1)混凝土分层浇筑。
(2)模板支牢并压浆。
(3)杯口混凝土浇筑应四侧对称均匀进行。
(4)浇筑杯底混凝土并预留50mm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基础浇筑完毕,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将杯口模板取出,并将杯口内侧表面混凝土凿毛。
(5)施工高杯口基础时,可采用后安装杯口模板的方法施工,即当混凝土浇捣接近杯口底时,再安装固定杯口模板,继续浇筑杯口四周混凝土。 ;三、筏式基础
筏式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底板、梁等组成,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而上部结构荷载很大的场合。其整体刚度较大。有梁板式和平板式两类。
1.构造要求
(1)混凝土不宜低于C20,钢筋无特殊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mm。
(2)基础平面布置应尽量对称。底板厚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和板厚按计算确定,梁顶高出底板顶面不小于300mm,梁宽不小于250mm。;(3)底板下一般宜设厚度为100mm的C10混凝土地基,每边伸出基础底板不小于100mm。
2.施工要点
(1)保证在无水情况下进行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
(2)采用合理的浇筑方法。
(3)一般不留施工缝,必须留设时,应按要求处理并设置止水带。
(4)基础浇筑完毕,表面应覆盖和洒水养护,并防止地基被水浸泡。;四、箱形基础
由底板、顶板、外墙以及一定数量的内隔墙构成封闭的箱体,基础中部在内隔墙开门洞作地下室。其特点是整体性好,刚度大,调整不均匀沉降能力及抗震能力强,可消除因地基变形使建筑物开裂的可能性,减少地基处原有地基自重应力,降低总沉降量。
1.构造要求
(1)平面布置尽可能对称。;(2)混凝土不低于C20,基础高度一般取建筑物高度的1/8~1/12,不宜小于箱形基础长度的1/16~1/18,且不小于3 m。
(3)底、顶板的厚度应满足柱或墙冲切验算的要求,并根据实际受力情况通过计算确定。底板厚度一般取隔墙间距的1/8~1/10,约为300~1000mm,顶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