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市防汛应急预案.pdf
某某市防汛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
论述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特别是
防汛工作的重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终践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理念,深刻汲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教训,
有效做好洪水灾害防范应对处置工作,保证抗洪抢险工作有
力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减轻财产损失,保障
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陕
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陕西省实施〈中
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陕西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
理办法》《陕西省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规定》《陕西省突发
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陕西省防汛应急预案》《咸阳市防汛应
急预案》《彬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或毗邻地市发生
但可能影响我市的洪涝灾害预防和应对工作,包括河流洪水
和山洪、城区涝灾及由于地震灾害、恐怖活动等引发的堤防
溃口、水库垮坝等引发的洪水灾害。
1.4工作原则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始终作为防
汛首目标任务。
2()防汛工作实行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统一指
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处置本行政区域内洪水灾害。
3()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4()坚持依法依规防汛抗洪,科学指挥调度,部门协
作配合,社会力量参与,军民团结抗洪,专业队伍和群众抢
险相结合。
2市域概况
2.1自然地理
2.1.1地理位置
彬州市位咸阳市北部,东经107。49〜108°22,
北纬34。51〜35。17’之间,东连旬邑,西接长武、甘肃
灵台,北接甘肃正宁,南邻永寿、麟游,东西长50.6km,南
北宽49.5km。
2.1.2地形地貌
彬州市是渭北黄土高原堀梁沟壑区的一部分,海拔高程
715—150101。泾河自西北向东南斜贯中部,侵蚀割切了整个
第四系黄土地层、白垩系砂砾石岩、侏罗系砂页岩,将全市
分为南北二嫄一道川,其支流呈树枝状发育,冲沟纵横交错,
整个嫄面被割得支离破碎。泾河流经该段河谷宽500—2600%
比降平缓,仅L4%。,形成河漫滩及一、二级阶地。
2.1.3气象条件
彬州市地处泾河干流中游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属大陆性
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冬季干寒少雨雪,盛行西北风,夏季
盛行东南风,降水较多。全年平均气温:全市9.7C,川道
为11.0℃,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22.5。2(,川
道平均无霜期为176天,多年平均降水量561.1mm,降水年
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七、八、九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
的52%,全年水面蒸发量为972.5mm,陆面蒸发量520mni。冻
土深度0.5-0.7m,市内主导风为西北风,最大风速17m/so
2.1.4河流水系
流经彬州市的主要河流为泾河、水帘河、百子河、太峪
河、西河、三水河、孙家沟、金池沟河、四郎河、红岩河、
磨子河、南河。
泾河,黄河支流渭河的第一大支流。发源宁夏六盘山
东麓,上有两源,南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以上,北源出于固
原市大湾镇,至平凉市八里桥汇合,东流经平凉泾川于杨
家坪进入陕西长武县,再经彬州市泾阳等,于西安市高陵
区陈家滩注入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