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4金属键金属晶体.ppt

发布:2017-12-08约1.32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不同的金属在某些性质方面,如密度、硬度、熔点等表现出很大差别。这与金属原子本身、晶体中原子的排列方式等因素有关。 六方密堆积 金属晶体的原子空间堆积模型 简单立方堆积(Po) 金属晶体的原子空间堆积模型 体心立方堆积( IA,VB,VIB) * 2-4 金属键 金属晶体 Ti 金属样品 思考: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等。 思考:金属的结构 问题:构成金属晶体的粒子有哪些? 自由电子理论   金属原子脱落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个晶体 ,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原子维系在一起。 1.金属键: 2、金属的物理通性: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 较强的相互作用 实质:电性作用 特征: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构成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导电、导热、延展性、有金属光泽等。 一、金属键 3、影响金属键的强弱因素: (1)金属晶体硬度的大小、熔点的高低与金属键的强弱有关。 (2)金属键强弱的主要因素有:原子半径与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金属原子半径越小,单位体积内自由移动的电子的数目越多,金属键越强。 二、金属晶体 1、金属晶体:用金属键作用形成的单质晶体。 2、金属晶体结构的堆积模型 金属晶体的原子平面堆积模型 (1)哪个是非密置层?,哪个是密置层? (2)密置层和密置层之间是怎样堆积排列的呢? 1 2 3 4 5 6 第二层 对第一层来讲最紧密的堆积方式是将球对准 1,3,5 位。 ( 或对准 2,4,6 位,其情形是一样的 ) 1 2 3 4 5 6 A B , 关键是第三层,对第一、二层来说,第三层可以有两种最紧密的堆积方式。 金属晶体的原子空间堆积模型(密堆积) 下图是此种六方 紧密堆积的前视图 A B A B A 第一种是将球对准第一层的球。 1 2 3 4 5 6 于是每两层形成一个周期,即 AB AB 堆积方式,形成六方紧密堆积(A3最密堆积)。(如金属镁) 配位数 12 。 ( 同层 6,上下层各 3 ) 第三层的另一种排列方式,是将球对准第一层的 2,4,6 位,不同于 AB 两层的位置,这是 C 层。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此种立方紧密堆积的前视图 A B C A A B C 第四层再排 A,于是形成 ABC ABC 三层一个周期。 得到面心立方堆积(A1最密堆积)。( 如金属铜) 配位数 12 。 ( 同层 6, 上下层各 3 ) 面心立方 B C A 镁型 铜型 金属晶体的两种最密堆积方式 ?????????????????????????????????????????????????????????????????????????????????????????? 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简单立方堆积 配位数:6 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钾型 配位数:8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